Feature Stories
金齡薈—深水埗的隔籬鄰舍
2024-10-25
This content is only available in Chinese.
不知大家對自己的鄰居有多少認識呢?雖然人人都說「遠親不如近鄰」,但不少人都對自己的隔籬鄰舍不太認識,甚至素未謀面,難以做到守望相助,近鄰變得比遠親更「遠」。2022年起,金齡薈獲滙豐香港社區夥伴計劃支持,連續兩年推行社區計劃「連結『里』——深水埗社區支援計劃」(2022)、「老.地方見!」(2023),聯同信義會教會永生堂,招募深水埗區街坊做義工,以不同方式關心鄰里:婦女義工Karen每天前來關心鄰居婆婆,為婆婆解決生活瑣碎事;金齡義工德貞每星期來到教會教小孩做功課、玩遊戲,陪伴孩子成長。樓上樓下的好鄰居
Karen是全職家庭主婦,每天一早送兒子上學後,不是先回家休息或打理家務,而是到住在樓下的鄰居婆婆家中,自行用鎖匙開門入屋,提醒婆婆服藥、幫她開電視,亦會陪她由石峽尾步行去深水埗北河街街市買橙。這麼熟絡的鄰里關係,會令人以為Karen跟婆婆是認識多年的老街坊,但她們曾是素未謀面的樓上樓下,直至一年多前Karen參與「連結『里』」義工服務,恰巧配對到住在樓下的婆婆。婆婆是一位八十多歲、聽力及記憶力退化的獨居長者。Karen憶述,最初跟婆婆溝通困難,婆婆更會怕麻煩婉拒Karen探望。但Karen沒有因此向計劃負責社工陳婉薇要求更換服務對象,亦沒有只滿足要求隨隨便便完成義工探訪,反而噓寒問暖,更會在每天外出或回家時,刻意來到婆婆門外看看她的狀況,擔心她獨自在家中是否安全。她說:「時間可以融化一個人,婆婆慢慢接受了我的關心,婆婆的家人更配了後備鎖匙給我,希望在緊急時有多一個照應。」
義工Karen(左)與社工陳婉薇(右)。
其實,婆婆的兒子每天上班前,都會來到婆婆家為母親量血壓、提她服藥等等。但礙於兒子工作忙碌,亦不時離港工作,所以作為義工兼鄰居的Karen,每天早上都會抽空來幫手,亦會記錄婆婆的血壓狀況,讓婆婆的兒子安心。婆婆為人心急,瑣碎事都會急忙打電話叫兒子回家幫她處理,但兒子正在工作,難以隨傳隨到,兩人經常因此爭吵起來。所以,Karen前來幫忙電視轉台、手機充電、落街買橙等等,這些看似舉手之勞,卻是對婆婆最有效的幫忙。「最初,長者們可能會抗拒別人的關心,因為他們會覺得有誰會願意花時間在長者身上呢?但我們總會有空閒時間,一個關心、一次陪伴、一次聆聽,縱然簡簡單單一起吃杯雪糕,都能讓他們不再感到孤單。」Karen說。
Karen與婆婆自拍合照
婉薇感謝Karen和一班婦女義工都能用自己的方法關心長者,由最初互不相識,慢慢付出關心,最後得到長者們的信任。由最初義工與服務對象的關係,回歸至鄰里間互相關心的鄰舍關係。因此在「連結『里』—深水埗社區支援計劃」完結後,金齡薈再次申請基金,舉辦「老.地方見!」,由37位婦女義工繼續關心126位街坊長者,更將她們對長者們的觀察、反思、點滴故事,化為「如何好好老去:100個關心長者的方法」社區藝術展覽的內容。
「如何好好老去」可以是一個很沉重的議題,教人思考如何面對「老、病、死」的考驗。而是次展覽以開放的心態展現「老去」,Karen和婆婆分享雪糕的故事,抑或是成為婆婆和家人之間的溝通橋樑經驗,都成為展覽中「故事地攤」、「長者心事電話亭」、「好好老去日曆」的展覽內容,以社區藝術、形象化的方式呈現「老」的不同面向,啟發大家思考如何好好老去,做多一點點,以行動將自己與長者街坊的鄰里關係重新連結起來。
婦女義工每周都會記錄與長者的相處
陪伴孩子的叔叔、姨姨
除了婦女義工連結長者街坊,長者義工都可以連結小朋友街坊,成為不一樣的鄰里關係。婉薇表示,深水埗區的家庭子女人數較多,所以家長難以同時照顧多名子女。教會永生堂看到這個社區需要,於是與金齡薈合作,為是次計劃開放教會空間作兒童暫託服務場地,減輕家長的照顧壓力,騰出屬於自己的私人時間。婉薇坦言,一直以來金齡薈都是提供長者服務,開辦兒童託管是一個新嘗試,有幸得到永生堂的支持,騰出教會的閒置空間,讓金齡義工幫忙策劃活動,發揮他們的能力,以叔叔、姨姨的身份照顧區內的小朋友,讓託管服務能順利運行。已退休的德貞就是其中一位金齡義工,她說:「我小時候都很渴望有叔叔、姨姨教我做功課,陪我成長。雖然兒時心願未能達到,但現在我卻能當這個角色,陪這班孩子成長。」一班金齡義工和深水埗區的孩子在永生堂聚會。
德貞平日都有參與中心舉辦的運動班。有一次,她看到金齡薈招募兒童暫託服務義工,便嘗試參與。「我以前主要做長者服務義工,到院舍關心老人家。但在疫情下院舍謝絕訪客,所以試試做兒童服務義工。」德貞坦言自己甚少接觸小孩,所以今次的兒童暫託服務是很好的嘗試和考驗,她每星期都會來到永生堂陪一班小朋友做功課、玩遊戲。有一次,她看到有一小朋友做功課時不像平日用心,心事重重,她沒有催促小孩做功課,亦沒有追問他發生了甚麼事,而是表達尊重和關心,耐心地陪伴他在教會內散步近二十分鐘,助他平復內心複雜的情緒。「每個小朋友都是獨特的,我不知這個方法是否最好,但以謙卑、愛心、耐心關愛小孩,讓他慢慢放鬆起來,這是正確的。」德貞説。
德貞教小朋友做功課
德貞和金齡義工們雖然與小朋友的年齡有一段差距,有時候都會不太理解孩子們的情緒、說話,但正正因為不理解,令德貞對孩子更耐心摸索他們的情緒,拉近與小朋友溝通的距離。時代改變,現今小朋友的學術知識和要求跟以前不一樣:學科知識深、功課測驗多、書寫字體要求高。有時候小朋友來到課託時已經很疲累,半睡半醒地做大量功課,令德貞心痛。是要讓孩子來到玩一會、休息一下?還是要他繼續做功課?婉薇指出,家長明白此計劃的託管服務並不是單單追求小朋友的學術成績,而是更希望小朋友能開心和平安,她指出:「從前父母忙碌時都會帶子女到鄰居家,我們每一個義工,就像小朋友的鄰居叔叔姨姨,幫忙照顧、教做功課、陪伴小朋友成長。」
「如何好好老去:100個關心長者的方法」社區藝術展覽
獨居長者有鄰居的關懷與幫助,或是金齡長者關心街坊小孩,都連結了區內不同群體力量及資源,編織出鄰里間互助支援的網絡,積極推動社區內的關懷守望精神。期望大家一同關心鄰里,即使一句問候、一個舉手之勞,都能將鄰里之間互相連結,成為互助友愛的隔籬鄰舍。
金齡薈
以社企服務金齡人士(50歲以上),以不同活動、課程,與金齡人士建立健康、豐盛的生活,以知識回饋社會,承傳跨代智慧,擁抱黃金歲月。
主要服務:
。保健運動
。金齡圖書館
。賽馬會「學藝再玩」創齡藝術計劃
。老.地方見!
FB:https://www.facebook.com/eh.elchk
IG:https://www.instagram.com/eh.elc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