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六成半低學歷青年不曾接受就業輔導 近六成找工作靠朋友介紹逾六成半低學歷青年不曾接受就業輔導 近六成找工作靠朋友介紹
逾六成半低學歷青年不曾接受就業輔導 近六成找工作靠朋友介紹
2013-11-02
(2013年11月2日)一項針對低學歷青年就業困難問題進行的調查發現,逾六成半受訪低學歷青年無論在學時或離校後均無接受就業輔導;近六成受訪者主要透過朋友尋找工作。信義會建議加強中學的職業教育,為離校青年提供就業培訓,讓年青人及早在職涯規劃上作出準備,使他們「從學校至工作」的過程得以順利過渡。

該項《低學歷青年就業困難意見調查》由基督教香港信義會社會服務部委託香港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社會政策研究中心進行,旨在了解現時低學歷青年的就業狀況、接受就業輔導之效果及面對的就業困難。調查於2013年7月至9月期間進行,共訪問了200名年齡介乎15至29歲,學歷在副學士或高級文憑以下的青年。

結果顯示,雖然大部份曾接受輔導的青年認為輔導有效果,並表示更能清楚自己的就業志向,但實際上分別只有近三成(29.5%)及近三成半(34.5%)的受訪者在學時及離校後有接受就業輔導,即超過六成半人沒有。

另一方面,結果亦顯示現行就業服務協助尋找工作的渠道未為大部份年輕人受落,有近六成(57.3%)受訪者主要透過朋友介紹尋找工作,而有近四成(39.2%)青年表示第一份工作是透過朋友介紹而獲得。

值得留意的是,雖然七成多(78.8%)受訪者認為「只要願意,找工作其實不難」,在94名有回應失業待業時間的受訪者中,長期失業﹝超過10個月﹞的受訪者達25.8%;4至6個月的也有19.4%,可謂十分嚴重。而總體上,接近六成(57.1%)受訪青年表示由離校到首次就業的過程是不順利的,超過六成(67.2%)受訪青年覺得就業上面對很多困難。

信義會社會服務部倡議工作小組發言人黃國基認為,調查結果顯示低學歷青年在現時競爭激烈的人力市場下,由於本身接受職業培訓的不足,往往只能入職一些低薪、技術性不高的工作;這些工作,既使青年人對工作的動力減退;另一方面,也讓他們難以累積“有用”的工作經驗,使他們的可被取代性高,而薪金亦因而長期被維持在低水平之上,使他們成為「就業貧窮」的一員。事實上,有七成六受訪青年反映「工資過低是找工作時遇到最大的問題」。

同一時間,受訪青年認為首三項在就業上面對最大的困難是「適合自己學歷程度的工作不多」(50.8%)、「缺乏工作技能」(46.7%)、及「不知自己的工作志向」(46.2%)。也可能因此中的原因,在公開市場的市場招聘活動中,他們缺乏信心,轉而依賴個人網絡去尋職,而這亦進一步局限了年青人自身的職涯發展 。

黃國基表示,上述現象綜合起來,可見到一群低學歷的青年人,在「從學校至工作」的過程上,極不順利。踏出社會不久,便陷入失業或就業貧窮的沼澤,而且難以自行改善。過去在強調“知識型經濟”的方向下,不斷發展專上教育似乎被視為青年發展的唯一途徑;但對這群低學歷的青年人,政府除提供臨時職位、提供一些技術要求不高的行業訓練外,其餘可謂乏善可陳,使惡劣的情況持續。

面對低學歷青年「從學校至工作」的困難及問題,信義會提出了「培訓、發展、規劃、機會」的期盼:
培訓 --- 在中學已早向青少年作出生涯規劃的培訓,甚至預早進行實際的職場技能訓練,以擴闊青少年在工作上的選擇能力。
發展 --- 在職場推動工作上的培訓及鼓勵企業參與,使接受培訓的年青人能累積有發展潛力的經驗及知識。
規劃 --- 政府應致力擴闊強調學歷水平以外,更配合青年人興趣與發展潛力的職位空缺,如不少聲音曾提出的文化(本土記錄)、創意(傳播媒體)、潮藝(街舞、音樂及嘻哈文化)、體育(單車、風帆及足球等)及藝術(劇場)等工種。
機會 --- 給青年人機會,他們需要的不只是一份僅足(甚至不足)糊口的工作,而是職涯上的發展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