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atureFocusColumnService

從越來越多學校開IB課程說起

教育隨筆╱趙榮德

首先要澄清題目,所謂越多「學校」,這些「學校」是指「直資」及「私立」學校,因為只有這兩種學校和國際學校才可以開國際文憑IB課程,官立和津貼因為用的是公帑,一定要開中學文憑(DSE) 課程。

為甚麼越來越多直資、私立學校開IB課程?原因是有市場。為甚麼家長寧願每月付出七八千元學費送子女讀陌生的IB課程而不願免費讓子女讀「教育改革」過的DSE?因為家長認為讀IB更加有前途,而且比DSE易讀!

實際是否如是?讓我們仔細看一看兩個課程之要求和效用。
要比較課程,首先我們要問,IB有PYP(小學課程)、MYP(中學課程) 和DP(預科課程),我們要比較哪一個呢?有一個有趣的現象,那便是有很多學校開PYP課程、DP課程,但不太多學校開MYP。另一值得一提的現象是,雖然說多學校開IB課程,但真正全開三種課程的學校只有五間。越來越多學校開的,只是DP,即預科課程。

先看兩個預科課程DP之要求:兩者其實相差不大,IB/DP需在第一語文、第二語文、個人與社會、數學與電腦、實驗科學及藝術這6個範疇中各選一科,合共6科;而DSE則必修中、英、數及通識四科,另外再修讀4個選修科,合共8科,而非學術要求,DP要求學生撰寫4,000字的拓展論文,寫1,200-1,600字的知識論文(TOK),亦需參與社區服務,並撰文記錄過程及心得(CAS),DSE則只要求學生多參與課外活動,以獲取「其他學習經驗」(OLE) 。

只要略讀以下要求,便知道IB/DP不是人人可讀,此課程要求學生主動探索、建構知識,定題目,撰寫數千字一篇又一篇文章,如果是英文不到家、推理能力不強、批判能力不高、視野狹隘的學生,怎會有「本事」闖過公開試那一關?過不到公開試那一關,又怎會有大學肯取錄?

至於較著名的港大及中大,其受歡迎學科如醫科、法律及金融等,雖然取錄了不少修讀IB/DP的學生,但是,這些大學收取IB/DP的學生的成績要求,也應該與收取DSE的學生的要求差不多,即是說,如果港大、中大用A級成績取錄DSE生讀醫科、法律及金融,這兩所大學也應該用A級成績,即38分以上,取錄IB學生,從這角度看,IB生何來「著數」?反而讀DSE的聯招生,學位多兼免費,來得上算。

IB比DSE優勝的地方是DP成績差不多被全球國家承認,即是便於往外國升學,但送子女讀IB的家長是否全部想讓他們往外國升學呢?

分析過之後,希望家長在替子女選讀IB學制前,清楚了解他們的性格是否適合這種學制才作決定,否則虛耗金錢事小,浪費子女光陰事大!

 


趙榮德
現為輔導教師協會顧問,曾任喇沙書院副校長。關心香港教育,於《明報》、《星島日報》、《公教報》撰寫專欄,出版著作甚豐,有《不一樣的家長》、《趙Sir教英文》等。

電郵:chiu24@gmail.com

 

 

版權所有©2015基督教香港信義會社會服務部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