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atureFocusColumnService

台灣 — 宜居?移居?

台灣,是港人旅行的熱點,也是移民的一個選擇。深思熟慮過後,有人選擇移民作為夢想的開端;有人選擇留在香港,發展自己的事業。去或留,都成為他們人生另一章的重要一步。

他移民台灣為完成夢想

採訪、撰文:Jonathan ╱ 相片提供:鄧曉峰


公司名也用上夢想星球,顯示鄧曉峰放棄一切來台尋找夢想的心。

從事企業金融行業達十年,現年36歲的鄧曉峰移民過三次,第一次是因工作關係舉家搬到深圳;第二次是希望組織小家庭選擇移民新加坡,可惜碰上當地歷來最大型的抗議活動,抗議政府增加外來移民數量,結果申請被一拖再拖;第三次是兩年前和太太申請移民台灣,鄧曉峰以投資移民方式申請,用了兩個月取得居留證,再用三個星期申請太太過去。

鄧曉峰說自己是一個有計劃的人,希望在40歲前完成夢想。選擇台灣,是為了家庭,為了將來,鄧曉峰預計在40歲前和太太生小孩,屆時小孩將會在台灣出生,擁有台灣戶籍,享受優質的全民醫療保障、多元的教育制度。選擇台灣,是為了創業,他希望在40歲前完成這夢想,而在台灣的創業成本比香港的要低很多,同樣的資金,在台灣創業失敗了可以再嘗試,在香港很大可能「一鋪清袋」。

為移民做足「功課」

「我不願意將收入的八成放在住屋上。」鄧曉峰移民的首要考慮就是居住環境,加上太太是內地人,一般內地配偶申請「單程證」來港要等候4年或以上,他亦擔心太太來港後或多或少會遭人歧視,所以選擇移民。但要到哪裡呢?

「日本有輻射、韓國生活指數高、馬來西亞治安差,泰國又經常政變,我也曾考慮過移民澳洲,只要有500萬存款,大概一年便申請到,但去到找什麼工作?」鄧曉峰為移民外國做足「功課」,後來選擇了新加坡,希望付香港600呎居屋的價錢住2,000呎的組屋。可惜受新加坡的抗議事件影響,申請移民受阻,他等了八個月才有初步回覆,若首次申請失敗,又要再次申請,成功取得國籍估計要花上五、六年時間,到時他已年屆四十,才可考慮生小孩並為他取得國籍,所以他決定轉移申請移民台灣,取得居留證後,最快只要在台居留滿一年便可取得台灣籍,這能配合他的計劃。


鄧曉峰以自己的移民故事開拓另一番事業。


於分享會上介紹自己的故事。

 

返回頂部

無人能抗拒的理由

為何選擇台灣?他舉了幾個幾乎無人能抗拒的理由 —以約六、七千元的租金,可以租到在捷運上蓋實用面積約800多平方呎的居所,到台北市中心只需20分鐘,這正是他和太太的住處。合法在台灣居留半年以上,便可申請健保卡,這是台灣的全民保障計劃,每月供款NT$2,200,便可以低至NT$150掛診費到全台灣九成三,包括私營的醫療機構看診,一般的手術費可以低至香港的40分之1,手術前也不用像香港公營醫院要等幾個月。當然,台灣的人情味和生活空間也是他所嚮往的。他打趣說,在台灣住了兩年,認識的朋友數量超過過去在香港認識的。

治安和食安也是鄧曉峰選擇移民時特別關注的,雖然早前發生地溝油事件,但說起台灣的食物安全,鄧曉峰則顯得很放心,他雀躍地說台灣的商店展示的產品都標示Made in Taiwan,而不是Made in China,更可以選擇很多有機食品。他在深圳居住的時候,寧可選擇到Jusco購買日用品及食物,在香港居住時也刻意不購買大陸製造的東西。

他決定要移民台灣後,賣掉了深圳的房產,可見他的決心堅定。曾有公司以月薪十萬請他回港工作,他都不為所動,「計算過後,雖然在台灣賺錢不算多,但由於消費低,可以省下的錢多,而且還賺到台灣護照呢!」鄧曉峰說。

到台灣開咖啡店?

鄧曉峰起初也跟其他人一樣希望在台灣開咖啡店,但後來發覺自己不懂得沖咖啡,請人又擔心日後被人「飛起」,加上台灣的咖啡店市場已漸漸飽和,所以在九個月前開始轉投開設移民和創投公司。在台灣找到合作伙伴後,加上自己的工作和移民經驗,藉此開創事業,在40歲前完成另一個夢想,甚至將公司命名為夢想星球有限公司。鄧曉峰坦言,早年移民台灣的都是退休人士,有很多人在那裡開民宿,只求賺到的足夠生活。因為開業成本低,台灣人創業是很普遍的,在香港就沒有這樣的條件了。

鄧曉峰現在港、台兩邊走,正為他的事業奮鬥,問他是否已追求到自己的夢想星球,他沒有正面回答,但卻肯定地說台灣正在起步,因為他眼見這裡擁有很好的教育和優秀的人材,而且也很適合創業。

根據近十年港澳居民到台灣居留定居人數顯示,申請台灣居留許可的宗數已由2012年的3,109人增長至2014年的7,498宗。


鄧曉峰與友人在台灣最大型服飾商圈「五分埔」的咖啡廳喝茶聊天。

返回頂部

 

她也想過去台灣開咖啡店

採訪、撰文:Mak Mak ╱ 攝影:Jonathan ╱ 部分相片提供:黃紫盈


活躍於司儀和主持工作的前無線電視新聞主播黃紫盈(Connie),在差不多兩年前也曾有過移居台灣和在當地開咖啡店的打算。不過,此計劃最終沒有付諸實行,而隨著傳媒和演藝工作機會不斷,她目前更視香港為最能發展自己事業的理想地方。

因為在外國讀書時及在台灣電視台實習時也認識了不少台灣朋友,所以Connie常會到當地探望朋友,更曾有一段時間一有假期就會飛到台灣小住數天。港人生活節奏急速,Connie指台灣的人情味、濃厚的文化氣息及緩慢的生活步調都是很吸引港人的地方,而租金便宜更有利港人前往當地創業。

她表示,自己在前年離開無線電視新聞主播工作後,也曾想過轉到已有人脈關係的台灣發展,希望在當地實現開咖啡店的夢想。她又補充,當時自己的考慮包括繼續留港從事公關工作和移居台灣開咖啡店;誰知道後來走了第三條路,以「自由身」接活動司儀及節目主持等演藝工作。

香港給我更多工作機會

Connie笑言這是性格使然,外向型的自己希望嘗試不同類型的工作,當時考慮到自己是讀傳媒出身,過往在電視台工作時又認識了不同界別的人士,而在香港與傳媒有關的工作機會,包括與內地及澳門的合作也有很多,加上後來第一次以自由工作者身分出席一活動後,出任司儀及主持工作機會便接踵而來,衡量過後,Connie覺得值得留在香港發展。

打從學生時代已喜歡旅遊、認識當地的朋友、了解及嘗試融入不同的文化,Connie在旅遊甚至旅居過不少地方後,更覺得香港是個很不錯的地方,特別是香港有相對自由的社會、便利的社區、貼近城市的郊外和大自然。她說,「向外跑某程度上是一個過程,在過程中可以更認識自己甚至是自己的根。」

城裡有人想跑出去,城外也會有人想跑進來。Connie也有外國朋友來港工作和發展,她認為,世上不會有百分百適合自己的地方,最重要的是選擇讓自己感覺舒服的。另外,亦要衡量各方面的因素,包括個人的長處和性格、未來家庭及事業發展等,對於以工作行先的自己來說,事業會是最大的考慮。

提到有說法指佔中及持續不斷的中港矛盾導致更多港人考慮移民,台灣更是其中一個愈來愈多人考慮的地點,她指早陣子網絡平台上,確瀰漫著一片怨氣及消沈的情緒,但移民的考慮因素很複雜,個人亦不會短暫地因單一、兩件事而影響情緒及決定。


離開無線後,黃紫盈曾有機會在台灣開咖啡店。


黃紫盈經常到台灣,圖為攝於台灣合歡山國家森林遊樂區的松雪樓。

努力別讓香港「不進則退」

她認為,除非是打算創業,否則如只是工作,一般上班族未必會選擇工資相差一截的台灣,而且台灣跟香港的年青人同樣面對缺乏上流機會的問題,另對於一些外向及喜歡多采多姿娛樂生活的港人來說,台灣可能會過於沈悶,就是對喜歡旅行的人來說,從台灣出發也沒有那麼方便。

Connie目前很享受以自由身嘗試不同類型的演出和傳媒工作,她認為每次接觸新事物都是一次學習。她說,香港曾經在創新和國際化兩方面都很有優勢,她希望大家可以一起為這地方繼續努力,不要讓香港「不進則退」。


以自由工作者身分出席活動後,司儀及主持的工作接踵而來,令黃紫盈決定留港發展。

 

 

版權所有©2015基督教香港信義會社會服務部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