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關服侍 — Empowerment充能加力
曾浩賢牧師
Empowerment(中文譯作「充能加力」;亦有譯作「充權」),簡單來說是指協助個人或一群人(較多指向弱勢社群)提升其能力和權力,好讓他們能主導自身的生活,可以追尋自身想追尋的目標,可以自助並協助他人過更美好的生活。而按世界信義宗聯會對基督教社關服侍(Diakonia)的理解,Empowerment是教會作社關服侍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向度(參考有關文件《處境中的社關服侍:更新、復和、充能加力》)。
為甚麼要作Empowerment?首要的原因是有些人因着個人原因—但更多是外在社會和環境所造成的原因 - 導致他們無法主導自身的生活。而那些外在的社會和環境原因,往往是源於有些人錯誤甚至是濫用他們的能力和權力而造成。早前報章報道六十三歲的蘭姐在北角拾荒,把物品放在街頭兩秒,便遭食物及環境衞生署的職員票控。在組織「拾平台」的協助下,蘭姐對有關控罪作出申訴,最後獲得撤控。雖然如此,事件對蘭組帶來了打擊及情緒困擾,她表示害怕再被檢控,決定提早退休,申請綜援。食環署職員對拾荒者的執法問題,這不是第一宗。當然,執法人員也是受有關政策和上級指示而行動。但無論如何,當權者如何看待這群默默為社會工作但收入極其微薄的人士?團體一直倡議的拾荒者友善政策,現在又有沒有半點聲氣?如果再說為甚麼要一群長者作拾荒者,為甚麼一公斤的紙皮只能賣一個幾毫?那又會是另一個誤用/濫用權力的討論。
當然,誤用/濫用權力不一定是位高權重的人才會這樣。早前另一則新聞說有位巴士車長在facebook發文,指一位婆婆乘坐巴士不付錢,說「我好快就落車啦」,說沒有帶錢出街,又說:「你可憐吓阿婆得唔得?」當這位車長要求她下車時,她便罵「司機你恰阿婆」。可以這樣說,不同的人在不同的位置都有其能力和權力,一旦誤用/濫用,便會為他人帶來影響以至傷害,而愈是位高權重的,影響亦自然愈大。可悲的是歷史及現實生活都告訴我們,「誤用/濫用」能力和權力,其實在人世間相當普遍。若從信仰的角度來看,這是因着罪的原故。罪,使人失去了安全感,使人嚮往滿足自身的慾念,以至人要拼命去追求能力和權力,又誤用/濫用這些能力和權力去企圖掌控周遭,並滿足自己。
Empowerment,對於Diakonia來說,不單是指向協助弱勢社群。誠然我們要協助弱勢社群去主導自身的生活,但對於所有人來說(包括教會內作服侍的人),無論是弱勢社群或是位高權重,教會的社關服侍都要empower人去善用自身所有的能力和權力,不輕易因私慾或安全感問題而誤用/濫用它們。否則,即使弱勢社群提升了能力,能更多地作主導,不再是弱勢,但他們可能便會變成了另一邊廂,就是因誤用/濫用權力使他人無法主導自身生活的操權者。
作者:曾浩賢牧師
基督教香港信義會牧師,信義宗神學院助理教授(社關服侍學、實用神學)
版權所有©基督教香港信義會社會服務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