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atureFocusColumnService

港華申請轉直資的失敗原因

教育隨筆╱趙榮德

於明年轉直資的香港華仁書院(港華),申請竟然「出乎意料之外」地被教育局否決,所謂「出乎意料之外」,是因為整個諮詢過程用了九個月,較其他名校完備及透明,故一般人預測這次轉制一定成功,但結果卻像今年世界盃賽事爆了冷門,以下是兩位熟知是次申請情況的業內人士的討論,內容頗有見地,故記錄如下:

甲:港華這次申請失敗,是因為提出的理由欠說服力,例如學校說轉直資可全港收生,比只收灣仔區的學生更「有教無類」。這個講法接近「怪論」,因為直資要收學費,無形中規限了有錢人的兒子才可以讀,就算給20%獎學金予「窮小子」也只是聊備一格。津貼學校是免費的,用組別公平派位一定比只收有錢人的子女的直資「有教無類」,港華提出的論點有違常理,難以令人信服。

乙:何止這個原因!港華向家長透露這次如不轉直資,便是「世界末日」,因港華可能由「英中」變「中中」,拋出這個嚇人的原因,家長唯有舉手投降。但港華提出,這幾年人口下降,很多「不夠班」的小學生硬升上去中學,影響學校成績。這個講法卻觸怒了小學高層,中小學校長遂互相指責,中小學高層未能攜手共度危機,怎能令人放心?

甲:同意!轉制不是為收取成績好的學生,而是應該把學生教好,但港華在教學方面只提出些「行貨」措施,例如聘請教職員維持小班教學、增聘外籍英語教師等。其實,我覺得家長交了學費,除了要求教師「量」的增加,也希望他們有「質」的改善;又或者開辦多些海外課程,如GCE、IB,設立持續的學生海外交流計劃、增加多些課外活動的專業教練等。轉直資一定要有些東西改變,只在原來架構上增添是不足夠的。

乙:對。最後,我認為港華選錯了申請時機。如果在2000-2009這10年內申請,十居其九會成功。協恩中學在2012年搭了名校申請轉直資的最後一班車;2013年聖保祿中學便上不到車。同年聖士提反女子中學擱置轉直資申請,而港華亦被社會這股「反直資申請潮」淹沒。其實,直資學校自2010年被審計處揭露財政攪得一塌糊塗之後,社會上一股「反名校轉直資潮」在逐漸發酵。教育局在2012年後,見勢色不對,便順水推舟,把名校申請轉直資封頂了!

甲:我贊成。現在至少香港貧苦大眾的子女,仍然有機會讀免費傳統名校。




趙榮德
現為輔導教師協會顧問,曾任喇沙書院副校長。關心香港教育,於《明報》、《星島日報》、《公教報》撰寫專欄,出版著作甚豐,有《不一樣的家長》、《趙Sir教英文》等。

電郵:chiu24@gmail.com



Share

 

版權所有©基督教香港信義會社會服務部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