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穎 — 年輕校長的永續教育路
採訪、撰文:Mak Mak ╱ 攝影:Lily ╱ 部分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操練式學習氣氛籠罩亞洲許多地區,求學也是求分數,但愈來愈多人相信教育不只有一條路,提倡愉快學習的年輕校長朱子穎今次跟我們談的,是如何提升社會價值的教育,也是面向永續發展的教育。
朱子穎樂見「天虹」的改變帶動城市討論,操練考試以外另一種學習模式。
訪問朱校長的地點就在天虹小學,身處這間位於黃大仙區的屋邨學校,會發現到處都是學生的設計,有樹屋、戶外迷宮,更有六十年代的小型電影院,每一個角落都是創意……,配合小息時在校園裡感受到學生的快樂與活力,很難想像五年前這是一間只剩六班、面臨殺校的小學。
朱校長相信學生的自覺,小息完了他們自己會回到課室上堂。
天虹給他一個實踐平台
回看五年前選擇到天虹出任校長,朱子穎指其實當時他有兩個選擇,另一間可選擇的津校校舍更大、更有規模,看來前景也更穩定,但他之所以選擇天虹,是希望證明教育的美麗在於帶來改變,於是他在天虹上任後斷然拒絕考TSA,又推出種種改革,包括創科教育、快樂學習,將「DreamStarter啟夢者計劃」訂為課程主要項目等。僅一年時間,天虹小學已吸引很多家長為子女報讀,學生人數迅速增加,預期到下一學年,天虹將有二十二班,當中的發展更成為了不少學校的藍本。
朱校長面前的木製平衡車,正是學生獲得跨國傢俱公司支持的DreamStarter作品。
提到DreamStarter學習模式,朱子穎說:「什麼叫課程?大家會估是作業、是默書、是考試、是功課,但課程唔係咁解,錯晒﹗課程是 學習機會的提供。」他續說,教育一定要有預備將來的層次,「我們重視的是Social Impact Return,讓學生與老師一起做一件對社會有影響、有價值的事情。」
他進一步解釋,如果一個小朋友在小學六年裡,經歷過六次嘗試做對社會有影響力的事,試過六次爭取和籌集資源,他不一定可以籌集到,但可以學懂堅持,而接觸那麼多社會議題後,這種想幫助社會和城市的實踐經驗,相信會影響他未來的選科和路向的選擇。
朱校長希望,學生會記得讀書是要裝備好自己解決更大的社會問題,而不是為了找工作或滿足爸爸媽媽的期望。當然,學生能否抱有甚至持守這些看法,也要視乎學習環境的配合及父母的培育,就他個人而言可說是十分幸運,因為他的父母在其成長階段給予他很大空間。
貫徹愉快學習,小息時間朱校長跟學生一起打機。
33歲是一條分水線
朱校長認為,年青人在選擇工作時應該認真想一想,到底是拿到高薪酬重要些,還是處理好基本生活後,能在工作過程中學到什麼重要些?年青人甚至可以想像,當自己離開時,可以為一份工作、一個城市和這個世界留下甚麼。
他認同西方社會有關33歲是Jesus Year (耶穌釘上十字架的年紀剛好是33歲)的說法, 即33歲這一年你正在做的事,決定你這一生的狀貌,所以年青人在33歲前可以「Slash」註 1,可以不斷嘗試,嘗試過多方面的人生體驗後,再決定自己想要什麼。
而他本人,也正正是在33歲那年即2013年當上校長。他認為這一年對自己的人生之所以特別,不僅是當上年輕校長,更重要是首次有自己的小朋友,因為成為爸爸這個切身感受,讓他更要思考教育的出路,不是一個孩子的教育,是涉及許多許多孩子的教育。
上月舉行的「DreamStarter Fair成果展」,讓家長及各界人士欣賞學生努力的成果。
出任天虹小學校長五年以來,朱子穎看到自己為天虹帶來的改變,但為了實現更大的教育夢,朱子穎將離開天虹,在暑假過後正式出任私校德萃小學的總校長,目標是將學校發展成亞洲首間教育創科學校,預備學生去解決城市甚至是人類的問題,他同時希望以方案提供者 (Solution Provider) 的角色,將另一種學習方法帶給更多人。面對新挑戰,這位年輕校長笑說:「未來的工作會更難,但我喜歡擁抱困難。」
朱子穎表示,新工作環境除資源較充裕外,也有更大的發展空間,他目前着手開發名為EdMetro的教育程式,以鐵路圖的概念為學生度身訂造學習路線,德萃小學將成為首間應用EdMetro於每天教學的學校,並在2020年全面應用在所有學科中。他期望未來可將程式免費開放予全港學生。
走改變世界的永續發展路
在教育程式輔助下,德萃每天只上四堂學科及兩堂師友課(Mentorship)。另外,學校不以學術成績而是以聯合國提出的17項永續發展為學習目標,包括貧窮、飢餓和糧食安全、健康、教育、性別平等和婦女權能、水和環境衛生、能源、經濟增長、基礎設施和工業化、不平等、城市、可持續的消費和生產模式、氣候變化、海洋、森林、荒漠化和生物多樣性、和平與正義及伙伴關係。
朱子穎指出,重組課程最大的視野是要解決城市和人類的問題。他說:「而家小朋友返屋企見家長,家長會問:你今日默書幾分呀?但以後家長會問:今日點呀?水資源問題有冇解決到呢?」
他表示,如果教育要30年才發揮到影響力,大家要在2020年來臨前,把教育焦點放在可持續發展的目標之上,利用餘下的時間,把教育的目標討論清楚,塑造我們的下一代去解決2050年社會及世界更大的問題,為人類創造更美好的未來。
「DreamStarter」第二屆兒童夢想募資日大合照(天虹小學網頁圖片)。
註 1:「Slash」是指年輕人在自我介紹中使用slash符號區分不同的職業,這裡指年青人從事多樣職業。
版權所有©基督教香港信義會社會服務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