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atureFocusColumnService

社關服侍 — 一個陌生但熟悉的字詞:Diakonia

曾浩賢牧師

「Diakonia」這字詞,是一個在新約聖經中出現了三十四次的希臘文字詞(διακονία)。若把它的兩個相關字詞﹝διακονεῖν (Diakonein)、διάκονος (Diakonos)﹞一併計算,這組字詞在新約共出現了約一百次。(註:新約聖經的原文為希臘文。)

「Diakonia」這字詞,其中文翻譯現為「基督教社關服侍」或「服侍善工」。可是,我們不會在中文新約聖經中找到一百次這樣的翻譯,原因是這組字詞所包含的意義廣濶,故無論是中文或英文聖經,對它有著很多不同的翻譯,不過較多的翻譯是譯作「服侍(service、serve)」等意思。而為何「Diakonia」現被譯作「基督教社關服侍」?這原因可簡單從十八、十九世紀的歐洲說起。當時敬虔的基督徒因看到戰爭和工業化所帶來的社會問題,於是在社會發起關懷行動,建立了多所學校、孤兒院和醫院等機構,服侍和照顧有需要的人。除了建立服侍機構,在各地亦建立了訓練服侍者的中心,而第一所中心便是由富林德牧師(Theodor Flieldner)在德國凱澤斯韋爾特(Kaiserswerth)建立的Motherhouse,以訓練女信徒為服侍者,並稱她們為女執事(Deaconess)。從這段時間起,「Diakonia」這字詞漸漸被歐洲教會、其他地區教會,以至普世教會協會(Would Council of Churches)、世界信義宗聯會(Lutheran World Federation)等全球性組織,用來指向教會和信徒在世界或社會所作的關懷服侍(下稱「社關服侍」)。當然,上述的原由並非說教會在十八、十九世紀時才開始作社關服侍。因為聖經並相關歷史文獻都告訴我們,自教會形成之初,信徒便跟隨主耶穌的榜樣和教導服侍有需要的人,只是當時並沒有很清楚地以「Diakonia」這字指向這些服侍。

說回香港,「Diakonia」這字詞對於普遍市民以至信徒來說,應會相當陌生,但對於其指向的社關服侍,卻是相當熟悉。因為自宣教士來港傳道之初,他們便開始在社會中作關懷服侍。李志剛牧師在《基督教與香港早期社會》一書中告訴我們,最早來港傳道的牧師應為一八四二年三月底到港的美國浸信會牧師叔末士(John Lewis Shuck)和羅孝全(Issachar Jacox Roberts),而叔師母同年十月便在港開設第一所女校。而教會和信徒所作的社關服侍,在過去一百七十多年來從無間斷。今天香港不少診所、醫院、學校和社福機構,皆是由教會或基督教組織營運,只是我們一般稱這些工作為「醫療服務」、「教育服務」和「社會服務」,而不是「Diakonia」。

那麼,本文介紹這個陌生但熟悉的字詞,用意何在?用意並非在鼓勵大家棄掉過去慣常所用的稱謂,轉用「Diakonia」,乃是希望讓讀者知道,過去近二百年,外地不少教會和神學院對「Diakonia」有著愈來愈豐富的神學反省與學習,旨在幫助教會、基督教機構和信徒擁有更合乎上帝心意的社關服侍。雖然香港教會和基督教機構擁有豐富的社關服侍經驗,但就這方面的神學教育和討論卻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因此,筆者希望分享自己對「Diakonia」這課題的學習和反省,並願能拋磚引玉,鼓勵更多對「Diakonia」有角色、有負擔的人,一同思考並更好地實踐社關服侍。


作者:曾浩賢牧師
基督教香港信義會牧師,曾任社工,現於信義宗神學院修讀博士課程,主修實用神學中的基督教社關服侍。




Share

 

版權所有©基督教香港信義會社會服務部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