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低骨盤的腰痛謎團
運動迷.思╱林庭光
最近,我經常接觸到一些有單邊腰痛問題的人士,他們雖然也有做運動,包括帶氧運動及力量訓練,但也會出現腰背痛問題。
最基本的紓緩腰背痛的伸展方式是前彎腰及腰旋伸展(旋轉腰部的伸展運動),以上兩個伸展運動的確可以改善因腰肌勞損所帶來的痛症問題,但對於高低骨盤導致的單邊腰痛問題,就顯得束手無策了。
讓我們了解一下為什麼會導致高低骨盤問題。從先天因素影響方面,的確有部分人因為長短腳問題導致有高低骨盤,但大部分都是由於生活習慣及活動形式所影響。
想問問大家,你走路時,踏出的第一步是左腳還是右腳?如果有留意的話,原來大部分人都是右腳先踏步,這個習慣,其實可能會造成日後單邊腰痛問題。
為了讓大家更容易明白,我們將先踏步的那條腿叫做「活動腿」,而另一條腿因為較多時間站立、平衡力較好,我們稱它為「重心腿」。如果我們每次踏第一步都是右邊的「活動腿」,「活動腿」的大腿後肌肉會變得過分鬆弛;加上如果我們站立時,經常將重心移向左邊,即是「重心腿」的那一邊,讓「重心腿」的臀大肌及大腿後肌得到刺激,穩健起來,平衡力就顯得比「活動腿」優勝。時間長了,右邊臀部中的臀中肌會顯得無力,由於臀中肌是一條對骨盤平衡非常重要的肌肉,左右力量差距愈大,骨盤高低機會愈高。
當然,我們的身體是一個非常精密的組合,身體會自我調節,借用一些肌肉來補償臀大肌及大腿後肌的力量的不足,「活動腿」的大腿內收肌及腰方肌都是重要的代償肌肉。日子久了,代償累積超過一個極限,單邊腰痛就會出現,而一些基本的伸展方式未必有效紓緩痛楚。
在這種情況下,我建議先強化「活動腿」的臀大肌、臀中肌及大腿後肌,以及加強「活動腿」的平衡功能,之後先再伸展「活動腿」大腿內收肌群中的股薄肌及腰部的腰方肌,這樣不單可以紓緩痛楚問題,更從高低骨盤的結構問題作出長遠改善。
林庭光
香港伸展運動學會會長、前香港三項鐵人代表隊成員、FoodyFree健體操技術顧問、奧美迪抗衰老保健學會課程總監,對運動治療、馬拉松訓練、游泳、瑜伽等均感興趣。曾走訪澳洲、法國及荷蘭等國家,修畢伸展及運動治療學有關課程,返港後成立伸展運動學會,為運動愛好者提供專業意見,並致力研究運動對人體的影響,包括提高運動表現、療癒、抗老,以及解決情緒及痛症等問題。
版權所有©基督教香港信義會社會服務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