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atureFocusColumnService

「樂活祖孫—幼兒照顧先導計劃」— 一套心法 打破祖父母輩心境的瓶頸

採訪、撰文:汪偉康、余安利 ╱攝影:Jonathan ╱ 部分相片由樂活祖孫 — 幼兒照顧先導計劃提供

隨着時代轉變,家庭結構縮小,過往由兄弟姊妹幫忙照顧小孩的重責,現卻落在祖父母身上,這些長者很需要資源協助解決照顧上的困難。有見及此,本機構王賽明快樂家庭培育中心舉辦了「樂活祖孫—幼兒照顧先導計劃」,為祖父母提供照顧幼兒課程,費用全免。


於三代「童」堂樂悠遊暨開學禮上學員和家庭成員合照。

「你問我香港是不是越來越需要這種服務?我覺得是很需要。」王賽明快樂家庭培育中心社工彭衛慶認為,現正有很多祖父母在尋求這些資源輔助。他憶述幾星期前做完電台有關這個計劃的訪問後,接下來的星期一、二,整天都在不停接電話。「他們是有這樣的需要,才會打電話來問的。」可見,社會對此服務的需求是如此的大。

是次計劃分為兩個部分,除了由僱員再培訓局資深註冊護士和社工為祖父母提供照顧幼兒課程,教授育兒技巧及實用知識,還有由社工帶領下,以互動的活動體驗增強三代間的家庭關係和支持的社工輔導課程。課程為期兩個月,全期訓練約66小時。社工介入是很多機構忽略的環節,可說是課程的特點之一。


「樂活祖孫—幼兒照顧先導計劃」負責社工彭衛慶指接受電台訪問後,不停收到查詢電話,顯示這類祖孫照顧課程很有需要。

心法改變信念 有助溝通

其中一對報讀了課程的祖父母,蘇生、蘇太曾是全職工作的爸媽,他們坦言以往照顧女兒的時間不多,只能在星期六、日或假期陪伴。如今女兒長大了,她跟丈夫同樣有全職工作,沒空照顧孩子,唯有交托蘇生、蘇太。蘇生、蘇太指,當初報讀課程是被報紙標題的「孫」字所吸引,望能輔助女兒照顧外孫,繼而強化三代之間的家庭關係。於是在時間許可下,便毅然報讀了課程,豈料卻有意外收穫。他倆異口同聲表示,課程內容相比以往所報讀的私人陪月課程更實際和詳細,而且專為祖父母而設,亦有由資深註冊護士教授嬰幼兒照顧技巧,「如果抱嬰兒的姿勢不對,會傷到老人家腰骨的話,護士便會糾正。」反之,坊間的陪月課程則把所有要學的東西濃縮為四堂,課程倉促之餘價錢亦不划算。

「其實我們最想學到的並不是照顧幼兒的技巧,而是心法。」活動的第二部分是社工課,亦即是所謂的心法。該部分透過活動讓祖父母認識自己,從而改變其價值觀,再教導一些原則性的教養方法。

認識自己方面,計劃有一個活動名為「人生長河」,是利用一條條不同顏色的毛巾,結成一條繩子,每一種顏色代表一個十年。活動要求祖父母們選取他們最滿意的一個十年並分享原因。結果大部分人選擇了50至60歲這個人生階段。透過活動和分享,祖父母能從中認識自己並肯定自己。

在認識自己後,心法課就會教授教養小孩的原則性方法。例如,有時行動會比說話更有影響力。雖然小孩未必會立刻模仿你的行為,但在不知不覺中已被潛移默化。很多家長在教導孩子要有禮貌時,不免會以責罵和命令的方式要求他們有禮貌。但心法課教授的卻有所不同,蘇生、蘇太上課之後,在教外孫要跟別人打招呼時,有另外一套的方法。「我每次與外孫見面時都會跟她說『你好嗎?』我希望她有一日也會對我說同樣的話。」有時身教往往更能體現你希望孩子學習的品德,這些就是心法課帶來的效果。


社工帶領性格透視的活動,幫助參加者加深認識自己。


返回頂部

譜出了音符的心境

上了短短幾堂社工課後,蘇生、蘇太表示很感恩能報讀此課程,讓他們認清彼此及原生家庭的影響。「我和丈夫一向不善於表達自己,也不太着重維繫人與人的關係,以前我們會因為工作需要才溝通。上了社工堂後,我們變得健談,我好像比以前更認識自己和我丈夫!」蘇太笑得見牙不見眼地說。社工補充,這些祖父母過去不像現在中學生般有成長課程去認識自己,所以需要類似課程助他們去了解自己。


一向不善於表達自己的蘇生、蘇太現在變得健談,比以前更認識彼此。

心法為蘇生、蘇太帶來的心態轉變,對外孫所做所想等經常換位思考。憶起幾星期前他們女兒費盡心思做了意大利麵給孫女吃,但孫女吃了幾口就不吃。蘇生、蘇太坦言:「如果是以前,我們必定會罵她浪費食物,但現在不會了。」心法的內化,令蘇生、蘇太多了一份同理心,變得多從不同的角度去看身邊的人和事,明白到女兒一番心機沒人賞識的那種落寞。自從上了心法課程後,他們對外孫更多了無比的接納及包容。「現在當孫女哭的時侯,我們不會感到不耐煩,連樓上鄰居的小朋友哭同樣會忍耐。」「心法令我們安心,當將來照顧第三個外孫時,也不用再猜度做法對或錯。」

一般祖父母輩最缺乏的不是照顧幼兒的技巧,而是一套原則性的教養方法。是次樂活祖孫計劃正正透過社工的介入,將一套心法灌輸給祖父母,令他們更了解自己的個性特點,改變他們待人接物的方法—即使面對不同的阻礙亦能處之泰然地處理問題,根深蒂固地改善隔代教養所產生的磨擦。


護士教導長者照顧嬰兒技巧。


 

版權所有©2016基督教香港信義會社會服務部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