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市民賭博行為調查結果
2025年10月22日
新聞稿
隨着立法會於今年九月三讀通過籃球博彩合法化的修例草案,市民即將可以透過合法途徑參與籃球博彩活動,社會對運動項目博彩的關注再度升溫。年輕人熱衷參與各類運動及遊戲,從球類比賽及電競賽事現場的熱烈氣氛可見一斑。然而,當這些比賽項目與博彩掛鈎,參與者便可能面臨賭博成癮的風險。
基督教香港信義會社會服務部今天發布的《香港市民賭博行為調查》結果指出,賭博認知偏差的心態,加上網絡賭博盛行,使熱愛運動的青少年容易陷入隱性賭博成癮的危機。
調查背景:
是次問卷調查於2024年7月至2025年7月期間進行,旨在了解公眾參與賭博活動的情況。調查以隨機抽樣方式進行,共收回1,659份市民回應,其中18歲或以上人士佔92.7%;年齡介乎19至30歲者佔27.3%;31至40歲者佔28.2%。
I. 調查結果摘要
1. 賭博活動普及,青年參與比例高
近四成香港市民曾參與賭博活動,其中青年群組佔比高達53.4%。超過一半的賭博參與者(51.6%)透過網絡進行投注,顯示網絡賭博已成為主流途徑。此外,仍有部分市民參與未受規範的賭博活動,例如籃球(3.2%)及電競(1.8%)。
2. 「娛樂」與「搵快錢」成主要動機
市民對賭博活動抱持不同動機,其中56.8%認為賭博具有娛樂性,35.9%則視賭博為短時間內賺取收入的方式(即「搵快錢」),反映部分市民將賭博視為金錢獲取途徑。
3. 部分市民存在賭博成癮風險
在參與賭博的市民中,有15%表示以賭博作為紓壓方式,另有10%難以接受輸錢。這些動機屬於賭博失調的重要評估指標,值得社會關注。
4. 認知偏差加劇賭博風險,青年群體尤甚
調查顯示,部分賭博參與者存在明顯認知偏差 —— 傾向相信只要掌握技巧,便能從賭博中獲利。當中認為賭博具趣味性的市民,對「有方法贏錢」的信念更強(r = 0.41, p < 0.001)。此結果與本機構於2023年進行的《大專學生賭博行為調查》相近,顯示青年群體普遍存在類似偏差,進一步突顯教育與介入工作的迫切性。有研究指出,相信能從賭博中獲利的信念,會削弱賭博成癮人士的求助動機,這或與香港市民對賭博問題的低求助傾向有關。
II. 關注及建議
1. 強化網絡支援服務,緩減賭博成癮影響
隨着網絡賭博成為主流途徑,網上戒賭平台的角色日益重要。建議進一步強化網絡支援服務,包括:設立匿名及即時對話輔導、提供互動式學習資源,以及建立個案跟進機制,讓市民在安全、舒適的環境下了解自身狀況,認識賭博風險與行為模式,並鼓勵及早求助。
2. 聚焦青年群體的預防教育
因應政府規範籃球賭博,建議政府及社會機構優先關注適齡參與賭博的年青群體。配合大專生及在職青年人身心發展,推行針對性的宣傳教育,內容包括:健康理財觀念、識別賭博活動與平台(包括非法途徑)、認識非法賭博的法律風險,以及辨識賭博失調的行為與情緒徵兆等。
3. 釐清運動與賭博活動界線,防範隱性風險
運動、遊戲與賭博之間的界線日漸模糊。研究發現,市民對三者的界定未必清晰,尤其在籃球賭博合法化的背景下,賭博平台加入遊戲化元素,或遊戲被賭博化的情況愈趨普遍,令市民,尤其是年輕人難以察覺由興趣驅動的賭博風險。為防範賭風,建議政府制定明確指引,設立本土「賭博活動歸類名單」,讓市民有所依循;並啟動新一輪以實證為本的社區教育活動。同時,建議政府委託獨立機構定期評估運動文化與運動賭博化對青少年的影響,設立公開諮詢平台,並公開報告結果,作為政策調整的依據。
III. 家長懶人包:幫助子女,遠離賭博風險
1. 協助子女清晰界線,分清運動為健康,賭博則涉及金錢風險,並有成癮可能。
2. 鼓勵多陪伴子女做運動,建立親子運動時光與正向關係。
3. 教導正確金錢觀,破除快速致富幻想。
IV. 青少年懶人包:保護自己,遠離賭博陷阱
1. 多與朋友和家人一起做運動及享受運動樂趣,不需賭注也精彩。
2. 認清賭博沒有必勝技巧,勿存僥倖。
3. 警覺遊戲中的金錢交易與賭博陷阱。
V. 求助途徑
基督教香港信義會在平和基金的資助下已設有「Smart I-Change」網上賭博輔導平台,並設有匿名聊天機械人全天候24小時的支援平台,無需尷尬,我們非常願意聆聽與幫助你。
Smart I-Change 賭博輔導服務
CHATBOT: https://i-change.elchk.org.hk/
i.change.elchk
Smart i-Change 賭博輔導服務
電話 :(852) 2893-8008
Caption
Ichange.jpg - Smart I-Change 賭博輔導服務以Chatbot提供24小時支援
傳媒聯絡
基督教香港信義會社會服務部
傳訊與協作助理經理 廖得安(Jonathan Liu)
電話:3692-5468 / 9456-2735
電郵:JonathanLiu@elchk.org.hk
22/10/2025
運動?遊戲?博彩?還是風險?
《香港市民賭博行為調查》結果顯示
年輕人賭博參與率逾半 視賭博為遊戲恐增成癮風險
隨着立法會於今年九月三讀通過籃球博彩合法化的修例草案,市民即將可以透過合法途徑參與籃球博彩活動,社會對運動項目博彩的關注再度升溫。年輕人熱衷參與各類運動及遊戲,從球類比賽及電競賽事現場的熱烈氣氛可見一斑。然而,當這些比賽項目與博彩掛鈎,參與者便可能面臨賭博成癮的風險。
基督教香港信義會社會服務部今天發布的《香港市民賭博行為調查》結果指出,賭博認知偏差的心態,加上網絡賭博盛行,使熱愛運動的青少年容易陷入隱性賭博成癮的危機。
調查背景:
是次問卷調查於2024年7月至2025年7月期間進行,旨在了解公眾參與賭博活動的情況。調查以隨機抽樣方式進行,共收回1,659份市民回應,其中18歲或以上人士佔92.7%;年齡介乎19至30歲者佔27.3%;31至40歲者佔28.2%。
I. 調查結果摘要
1. 賭博活動普及,青年參與比例高
近四成香港市民曾參與賭博活動,其中青年群組佔比高達53.4%。超過一半的賭博參與者(51.6%)透過網絡進行投注,顯示網絡賭博已成為主流途徑。此外,仍有部分市民參與未受規範的賭博活動,例如籃球(3.2%)及電競(1.8%)。
2. 「娛樂」與「搵快錢」成主要動機
市民對賭博活動抱持不同動機,其中56.8%認為賭博具有娛樂性,35.9%則視賭博為短時間內賺取收入的方式(即「搵快錢」),反映部分市民將賭博視為金錢獲取途徑。
3. 部分市民存在賭博成癮風險
在參與賭博的市民中,有15%表示以賭博作為紓壓方式,另有10%難以接受輸錢。這些動機屬於賭博失調的重要評估指標,值得社會關注。
4. 認知偏差加劇賭博風險,青年群體尤甚
調查顯示,部分賭博參與者存在明顯認知偏差 —— 傾向相信只要掌握技巧,便能從賭博中獲利。當中認為賭博具趣味性的市民,對「有方法贏錢」的信念更強(r = 0.41, p < 0.001)。此結果與本機構於2023年進行的《大專學生賭博行為調查》相近,顯示青年群體普遍存在類似偏差,進一步突顯教育與介入工作的迫切性。有研究指出,相信能從賭博中獲利的信念,會削弱賭博成癮人士的求助動機,這或與香港市民對賭博問題的低求助傾向有關。
II. 關注及建議
1. 強化網絡支援服務,緩減賭博成癮影響
隨着網絡賭博成為主流途徑,網上戒賭平台的角色日益重要。建議進一步強化網絡支援服務,包括:設立匿名及即時對話輔導、提供互動式學習資源,以及建立個案跟進機制,讓市民在安全、舒適的環境下了解自身狀況,認識賭博風險與行為模式,並鼓勵及早求助。
2. 聚焦青年群體的預防教育
因應政府規範籃球賭博,建議政府及社會機構優先關注適齡參與賭博的年青群體。配合大專生及在職青年人身心發展,推行針對性的宣傳教育,內容包括:健康理財觀念、識別賭博活動與平台(包括非法途徑)、認識非法賭博的法律風險,以及辨識賭博失調的行為與情緒徵兆等。
3. 釐清運動與賭博活動界線,防範隱性風險
運動、遊戲與賭博之間的界線日漸模糊。研究發現,市民對三者的界定未必清晰,尤其在籃球賭博合法化的背景下,賭博平台加入遊戲化元素,或遊戲被賭博化的情況愈趨普遍,令市民,尤其是年輕人難以察覺由興趣驅動的賭博風險。為防範賭風,建議政府制定明確指引,設立本土「賭博活動歸類名單」,讓市民有所依循;並啟動新一輪以實證為本的社區教育活動。同時,建議政府委託獨立機構定期評估運動文化與運動賭博化對青少年的影響,設立公開諮詢平台,並公開報告結果,作為政策調整的依據。
III. 家長懶人包:幫助子女,遠離賭博風險
1. 協助子女清晰界線,分清運動為健康,賭博則涉及金錢風險,並有成癮可能。
2. 鼓勵多陪伴子女做運動,建立親子運動時光與正向關係。
3. 教導正確金錢觀,破除快速致富幻想。
IV. 青少年懶人包:保護自己,遠離賭博陷阱
1. 多與朋友和家人一起做運動及享受運動樂趣,不需賭注也精彩。
2. 認清賭博沒有必勝技巧,勿存僥倖。
3. 警覺遊戲中的金錢交易與賭博陷阱。
V. 求助途徑
基督教香港信義會在平和基金的資助下已設有「Smart I-Change」網上賭博輔導平台,並設有匿名聊天機械人全天候24小時的支援平台,無需尷尬,我們非常願意聆聽與幫助你。
Smart I-Change 賭博輔導服務
CHATBOT: https://i-change.elchk.org.hk/
i.change.elchk
Smart i-Change 賭博輔導服務
電話 :(852) 2893-8008
Caption
Ichange.jpg - Smart I-Change 賭博輔導服務以Chatbot提供24小時支援
傳媒聯絡
基督教香港信義會社會服務部
傳訊與協作助理經理 廖得安(Jonathan Liu)
電話:3692-5468 / 9456-2735
電郵:JonathanLiu@elchk.org.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