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长者服务团队一直秉持「人本自立」的理念推行服务,近来安老院舍外展专业服务队以当中的「勤运动」和「衡饮食」元素介入服务,在院舍引入「耆毅挑战360」(低结构歷奇运动)及精緻软餐,致力推动建立「快乐院舍」文化,冀盼为居住在院舍的长者带来多点笑容。
机构幼儿学校相信学习源自生活,多年来以「生活学习」为学校课程的核心,让孩子从动中学、做中成长。几岁小人儿在学校会学习自理与照顾生命,也有机会登上高山及参加 2 日 1 夜的宿营等。过程中,老师会尽量少干预,孩子就算遇上挫败,也会透过反復尝试,找寻解决方法。
中二那年,从小受母亲严厉管教的Oscar头一遭泛起自杀的念头。

每晚饭桌上总会放置计时器,因为妈妈规定晚饭要在20分钟内吃完。「哔哔哔……」计时器像往常般准时响起,Oscar还未把晚饭吃完,妈妈不由分说就气沖沖地收起他的碗碟,继而连珠炮发道:「饭又吃不完,考试又考不好,你到底想怎样?你这么没用,将来可以做什么?」……
在「赛马会护老导航照顾者支援计划」的规划中,全港将会有9间照顾者中心和10个服务点(租用不同场地作服务)陆续启用,专门针对护老者和被照顾者的需要,提供评估和支援服务。今年7月开始,分别位于马鞍山We Go Mall商场及大围新翠邨商场的两间赛马会照顾者中心正式启用,并由基督教香港信义会社会服务部营运。
近年本港物价高企,食品价格升幅更远超通胀水平,对基层打工仔及长者而言,得到两餐温饱变得困难,甚至是奢侈。「我有时为了方便,午餐求求其其吃个麵包顶肚就算。」77岁的阿二和不少葵涌区基层街坊一样,两餐悭得就悭。后来,阿二得到乐聚轩「『乐心乐餸』社区互助支援计划」帮助,不再需要为两餐烦恼,更成为义工帮助街坊邻里,助人自助。
2022年起,金龄荟获滙丰香港社区伙伴计划支持,连续两年推行社区计划「连结『里』——深水埗社区支援计划」(2022)、「老.地方见!」(2023),联同信义会教会永生堂,招募深水埗区街坊做义工,以不同方式关心邻里。
2020 年 11 月,本机构获得平和基金资助,推展全港首创的 24 小时 AI ChatBot 戒赌辅导服务,以崭新方式回应社会需要,让更多人及早发现赌博成瘾问题,适时踏出改变的一步。
一条平平无奇的毛冷线,经过一班妇女和长者们用心钩织下,成为一朵朵太阳花,向大家分享从钩织中找到的正能量,犹如太阳花般温暖人心。
根据《基层医疗健康蓝图》的讨论文件显示,估计十多年后香港患慢性疾病病人的数目会增至300万,佔总人口约37%,这个数目仍未包括未获诊断和治疗的患者,实质患者人数可能是已确诊人数的两倍。

屯门地区康健中心执行总监林国伟(Laurence)表示,这个惊人的数字反映了整个医疗体系将要面对的沉重压力,寻找和及早治疗潜藏在社区的慢性疾病患者更是刻不容缓,这亦促使了地区康健中心的出现,针对性地处理,包括患有高血压、糖尿病、退化性膝关节炎、腰背痛、中风、髋关节骨折及急性心肌梗塞后期等病症的市民的需要。
三岁的男童小安(化名),透过学前康復服务的中央转介而入读信义会颂安幼儿学校,接受兼收轻度弱能儿童服务,透过全日制兼顾学习与生活的整全及共融课程,让他逐步适应校园环境,建立具个人化的学习动力与能力,进而改善社交及沟通能力,更有自信地在自己的舞台上挥洒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