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快乐院舍」文化 让长者笑容每天都增多
2025年03月31日
说起对院舍的印象,大家或许想起一片沉寂。机构安老院舍外展专业服务队的中心主任陈佩珊(珊姑娘)分享:「院舍的生活真的很平淡,老友记的生活离不开看电视与听歌。虽然这裏有很多老友记住在一起,但他们通常很少交流,甚至叫不出对方的名字 。」尽管身边被许多人包围,事实是长者在院舍的生活反倒更为孤单。

机构长者服务团队一直秉持「人本自立」的理念推行服务,近来安老院舍外展专业服务队以当中的「勤运动」和「衡饮食」元素介入服务,在院舍引入「耆毅挑战360」(低结构歷奇运动)及精緻软餐,致力推动建立「快乐院舍」文化,冀盼为居住在院舍的长者带来多点笑容。


「耆毅挑战360」 为居住在院舍的长者带来更多笑容。

改写单调的院舍生活

院舍生活除了单调,也存在服务的局限性,就如照顾服务通常重视医疗护理,未能完全关顾长者的身心健康需求。同时,院舍亦以保障长者安全为先,或会导致约束长者活动的情况出现,让他们闷闷不乐。数年前,机构推行「人本自立」时,以「人本自立,笑容有价」为口号,盼望长者的笑容可以一天比一天多。这个理念一直在团队心中酝酿,他们不时构想如何让院舍长者开心一点,因而萌生推行「快乐院舍」理念。

他们想到可以在服务引入「耆毅挑战360」低结构歷奇活动,即是活动设计及器材设施均设在地面上,以高安全性为前题的歷奇活动。长者会一同坐在椅子上,进行创新的钓鱼、拍球及彩虹伞等团队游戏,让他们在安全的环境中挑战自我,并增强社交互动。计划于2023年7月至2024年11月推行,涵盖11间私营安老院舍,成功促进长者的身心健康,并建立充满支持与尊重的氛围。

近百位长者在「快乐院舍」启动礼中,一同玩彩虹伞。

同时,团队也藉游戏唤起长者的昔日回忆。社工黄希尔(Hills)说:「长者进入院舍后,很多时就会跟他多年的原有身分脱离,只变成一个被照顾者。」因此不少游戏特别融入长者从前的身分,例如他们玩打地鼠游戏时,会模拟从前当农夫时捉田鼠,防止牠们破坏农作物。游戏后亦设有分享环节,让长者谈起过往的工作,重拾自我认同感。谈起旧事亦能为患有认知障碍症的长者带来刺激,让他们重拾回忆。

长者在「耆毅挑战360」的活动中表现积极。

活动促成一对姊妹花

资深社工方敏芝(Gigi)忆起,计划更成功撮合两位素不相识的婆婆成为朋友。其中一间团队服务的院舍,有一位99岁的娟婆婆,她患有认知障碍症,并且是操潮州语的,难以与身边的人沟通,因此通常很少参与社交活动。直至院舍推行「耆毅挑战360」,为她的生活增添了与人互动的乐趣,Gigi说:「其实游戏和运动,是可以抛开所有语言障碍,只要参加者听得懂在做什么,就可以跟着做来参与团体活动。」

其中一次游戏,需要跟邻座互动。娟婆婆旁边的花婆婆,在中风后只有一只手能动,两位都是坐轮椅的婆婆,发挥各自的剩余能力各取所长,成功合作完成了限时堆砌不同颜色骰子的游戏。活动后,花婆婆笑说:「全靠娟娟,不是她帮我堆叠骰子,靠我一个也做不到。」Gigi继而问娟婆婆:花婆婆是不是很好?向来少理会人的她,马上笑着点头。自此,她们成为姊妹花,继续一起参与游戏,闲时又会互相照顾,例如帮对方梳头。Gigi说:「这段友谊很难得,一般人眼中,八、九十岁还讲什么交朋友,但她们竟然还可以在院舍交到朋友。」计划成功鼓励长者之间的互动,建立友谊与支持网络,令生活变得更多彩。

(左起)社工Hills、资深社工Gigi、中心主任珊姑娘及言语治疗师主任Danny

重拾吃喝的乐趣

此外,院舍不少长者都有吞嚥困难的情况,需要进食煳状或流质食物。煳餐缺乏食物的质感和美味,长者往往不知道所食为何物,因而胃口大减。餵食困难更在认知障碍症患者当中相当普遍,当他们觉得食物不好吃,就会拒绝进食,引发脱水和营养不良。于是,团队于2021年4月起积极在院舍推广还原菜式的味道与外观、质感软润的软餐餸菜,让长者重拾进食的乐趣。

团队同时推广「同桌共食」的概念,让身体状况各异的长者可以坐在一起用餐。这就如最近院舍其中一餐是吃粟米斑块,有特别需要的长者就在同一桌上享用精緻软餐的版本。言语治疗师主任区志漾(Danny)说:「我们希望让长者知道,人人都可以享用同一款食物,不用有区别地分开不同时间或桌子吃。」

有不同软餐菜式选择,长者更乐于表达对膳食的意见。

推动软餐带来的最大改变,是大大提升长者的进食动机。Danny特别记得院舍有位体弱长者,半年都未曾听过他讲话,但吃过软餐后就很喜欢,并问身边的长者:「你吃了没有?你也吃吧!」珊姑娘搭话:「在院舍裏,分享食物这回事,往常是真的很难见得到的。」这也正正代表长者很满意软餐的膳食。他们也多了表达对食物的意见,吃得更欢畅了。

把快乐院舍推得更广

珊姑娘坚定说道:「无论是推动软餐或低结构歷奇活动也好,其实我们最重视的,是聆听老友记的声音。他们仍然是自己生活裏的主人,对食物的评价和对游戏的分享都是重要的,我们很着重他们在过程中能表达自己的声音。」他们努力透过不同环节,促使向来觉得自己「无得拣」的长者,也愿意表达自己的声音。

团队正撰写《耆毅挑战360》执行手册,期望与业界分享低结构歷奇运动在院舍的应用,让更多院舍长者受惠。他们更期望能推动屯门及元朗区其余80间私营安老院舍,成为让长者展现更多笑容的「快乐院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