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看不见」的不适切住房困境带来曙光
2025年10月21日
劏房是香港备受关注的住屋问题,若将镜头聚焦北区,其实还存在不少未被广泛注意的不适切住房,如天台屋、寮屋、铁皮屋等。在这些不适切住房中,住着许多像阿玲这样的家庭,他们的故事鲜为人知。

这些家庭因收入有限、社交网络狭小,往往陷入孤立无援的困境。北区青少年综合服务中心注意到这些「看不见」的困境,透过全面的支援服务,让这些家庭在幽暗的斗室中找到前行的亮光。



雨季的噩梦与夏日的煎熬
阿玲与两个分别就读幼稚园高班及小六的儿子居住在上水的天台屋。每逢大雨,家裏就会变成「水帘洞」,雨水不断从窗户及墙缝渗入。她仍记得两年前那场噩梦——遇上500年一遇的黑色暴雨。那夜,雨水从四面八方渗进来,「
现在回想起来都害怕,雨水像水龙头的水般流进来,同时又不停打雷。我那时拿着盆接水,手忙脚乱。这么大的雨,能叫谁来帮忙呢?」她用抹布擦地,但雨势来得更勐,家裏很快就被浸湿。最令她惧怕的是电线也湿了,为避免触电,她赶紧带着儿子撤离住所。原本屋主允许他们到楼下空置的单位暂避,但有自闭倾向的小儿子不愿前往陌生环境,三人只得在楼梯间度过一整晚。
夏天对他们来说,也是漫长的煎熬。白天,铁皮屋如同蒸笼,他们几乎无法在家休息,空闲时多数去社区中心或麦当劳打发时间。直到晚上八点,床板仍然发烫,她必须提前开冷气才能让孩子入睡。此外,潮湿的环境和虫患让他们一家饱受湿疹之苦......

阅读全文https://beliefonline.elchk.org.hk/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