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马会照顾者中心—从评估开始了解照顾者的需要
2025年01月27日
在「赛马会护老导航照顾者支援计划」¹ 的规划中,全港将会有9间照顾者中心和10个服务点(租用不同场地作服务)陆续启用,专门针对护老者和被照顾者的需要,提供评估和支援服务。今年7月开始,分别位于马鞍山We Go Mall商场及大围新翠邨商场的两间赛马会照顾者中心² 正式启用,并由基督教香港信义会社会服务部营运。
「以老护老」成为社会的普遍现象,更不时出现护老者发生意外或悲剧的新闻。怎样对这一班护老者作出支援,减轻他们的压力,成为社会非常重视的议题,也是刻不容缓的工作。机构的长者服务因应社会人口结构的改变,已将社区护老者支援视为重点服务之一,过往已在各长者服务中心开展不同程度的照顾者支援服务,如今两间照顾者中心的启用,某程度上是将机构长者服务的服务范围和对象进一步确立到护老者身上,提供更切合需要的服务的同时,也向社区传达需要关注护老者的明确讯息。

一成属高危照顾者
「虽然两间照顾者中心在今年七月才正式启用,但其实我们早于去年十月已经用外展方式宣传和提供服务。到目前为止,我们约有近300个会员。」服务总监(长者服务)胡咏贤(Wing Wu)表示,中心跟香港大学秀圃老年研究中心合作,进行高危照顾者的筛查和辅导。评估及分析是赛马会护老导航照顾者支援计划的其中一个目的,也是照顾者中心用来安排服务的参考,有助制订日后照顾服务的发展方向。

照顾者进行艺术工作坊,缓解压力。
「成为中心会员之前,我们要先瞭解他们的照顾状况,再进行一份自我评估问卷调查,总共有22条问题。我们透过这份问卷去评估会员的照顾风险,再建议服务。」中心计划经理马凯茵说,透过这份问卷可以为照顾者提供适切的支援服务。
「在300个会员当中,我们发现有近一成属于高危照顾者。」马凯茵补充,其中三条帮助识别高危照顾者的问题中,都是跟关注自杀倾向和家庭暴力有关的。当遇到部分高危的照顾者,中心会转介至香港大学秀圃老年研究中心进行辅导和跟进,其余类别的照顾者则按需要配对不同的服务或活动。

中心发给照顾者的会员证。
值得关注的留家照顾者
胡咏贤表示,政府暂时没有一套特别针对照顾者的服务或支援政策。照顾者中心的设立,正好作为收集数据和经验的试金石,再按不同类别提供服务。作为一个以照顾者为对象的照顾者中心,胡咏贤表示,机构特别关注照顾者的身分认同和健康需要。
「很多照顾者都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需求,社会对照顾者的关注亦非常少。照顾者往往忽略了自己的健康和心理状况,尤其是同时照顾多位家庭成员的时候。」胡咏贤说,很多时候他们甚至不觉得自己是照顾者,也因此忽略了自己的需要。

服务总监(长者服务) 胡咏贤指出有四成的会员未参加过中心活动,显示社区内有不少长期留家的照顾者。
在推展服务的同时,中心发现有不少照顾者长期在家独自承担照顾工作,很少外出。「我们发现登记了的照顾者会员之中,有60%会来中心,但有40%完全未参加过活动。因此我们会做多一些外展工作,会联繫教会或义工去探访他们。」胡咏贤带出一个关于社区照顾者的社会现象,也显示了在服务开展期探索到的一点成果。为了配合此类照顾者的需要,机构亦会配合赛马会友「伴」同盟护老者支援计划,进行招募义工及替假护老者。
由于照顾者服务中心仍在起步阶段,胡咏贤期望,在探索服务需要和收集服务数据分析的同时,能教育照顾者做好照顾规划,当中涉及平安纸和预设医疗指示等具体项目,帮助照顾者和受照顾者规划好未来。

中心计划经理马凯茵表示,近300个会员中有约一成属高危照顾者。
两间中心的定位和特色
大围的中心设于拥有40多年歷史的公共屋邨内,马鞍山的中心位处较多中产阶层居住的区域内。然而,两间中心的定位都是提供纾缓压力和支援服务为主,分别以Me More和Soul Chill为主题,让照顾者有一个专属的空间,以及提供与社区连结的平台。
两间中心也特别为照顾者提供照顾家庭成员的服务,例如举行「平行小组」,安排照顾者和被照顾者分两组进行不同的活动或休息,当中可以让照顾者认识同路人,互相支援。另外,中心亦为有需要的照顾者提供暂顾服务。
赛马照顾者中心(大围)


赛马照顾者中心(大围)的设计与屋邨名字「新翠」互相唿应。 由踏入门口的一刻,翠绿的植物、柔和的灯光、淡淡的自然香薰、照顾者专属的按摩椅、茶啡自主区、补眠区等等,由视觉到嗅觉均为照顾者及被照顾者带来自在安稳的感觉,期望能成为照顾者的「避风港」,就算外面横风横雨,但内心依然泰然处之,「Chill」住面对,Keep 住「Soul Chill」。如果你都想为照顾者送上祝福,中心亦设有「祝福区」,可以让其他人为照顾者以纸星星送上祝福,照亮他们。
地址:沙田大围新翠商场二楼19号舖
电话:2123 1171
赛马会照顾者中心(马鞍山)


赛马会照顾者中心(马鞍山)则着眼于照顾者在中心能够享有「Me Time」,找回属于自己的放松时光,让自己回回气,才可以「保守自己的照顾心」,更有动力地继续照顾旅程。中心特设「Me More」专区,有吧檯及自主空间,里面会播放轻音乐及投射大自然的美景,配以香薰,让照顾者有平静时刻,并设有书籍 、编织用品、禅绕及绘画工具等 ,供照顾者使用和做自己喜爱的事。另外,怡情雅座可让照顾者与友共聚,加强同路人支援。
地址:马鞍山保泰街16号We Go Mall 商场1楼 103C舖
电话:2123 1933
我们都是照顾者

吴生,今年79岁,现正照顾患有认知障碍症的太太(69岁),自太太确诊以来,已照顾了太太5年多。性格较内敛的吴生,原本参加了政府的「智友医社同行」计划,但随着这个短期计划的完结,最后参加中心特别为有认知障碍症家属的男士开设的男士小组,更在小组中认识了三至四位同路人,互相支持。他在照顾者中心找到一个落脚点和休息的地方,且能安心让太太参与兴趣小组。

如霞,今年62岁,现正照顾100岁的妈妈,6年前,当妈妈中风及确诊认知障碍症之后,她便开始全身投入照顾者的角色。在照顾的路上,妈妈的情绪会起伏不定,造成很多尴尬又无奈的情况,她一边要按捺自己的情绪,但又明白妈妈的行为是不能自控。
看似唾手可得的「私人时间」,对如霞来说是十分奢侈的,现在她差不多每天都会推妈妈来中心,然后自己坐在按摩椅上,或喝杯咖啡,或出外走走等。

励婵,今年66岁,现正照顾患有退伍军人症的67岁先生以及患有精神疾病的62岁妹妹。自妹妹十多岁时确诊有精神疾病,励婵便成为照顾者,照顾年资已经超过50年,也要经常面对社会上对妹妹的奇异眼光。
照顾者中心的出现,为励婵提供家以外的一个聚脚点,让她找到同路人。透过参与不同的中心活动,励婵比之前更开朗,亦明白照顾路上,她并非独自前行。
了解更多: 赛马会护老导航照顾者支援计划
「以老护老」成为社会的普遍现象,更不时出现护老者发生意外或悲剧的新闻。怎样对这一班护老者作出支援,减轻他们的压力,成为社会非常重视的议题,也是刻不容缓的工作。机构的长者服务因应社会人口结构的改变,已将社区护老者支援视为重点服务之一,过往已在各长者服务中心开展不同程度的照顾者支援服务,如今两间照顾者中心的启用,某程度上是将机构长者服务的服务范围和对象进一步确立到护老者身上,提供更切合需要的服务的同时,也向社区传达需要关注护老者的明确讯息。
一成属高危照顾者
「虽然两间照顾者中心在今年七月才正式启用,但其实我们早于去年十月已经用外展方式宣传和提供服务。到目前为止,我们约有近300个会员。」服务总监(长者服务)胡咏贤(Wing Wu)表示,中心跟香港大学秀圃老年研究中心合作,进行高危照顾者的筛查和辅导。评估及分析是赛马会护老导航照顾者支援计划的其中一个目的,也是照顾者中心用来安排服务的参考,有助制订日后照顾服务的发展方向。
照顾者进行艺术工作坊,缓解压力。
「成为中心会员之前,我们要先瞭解他们的照顾状况,再进行一份自我评估问卷调查,总共有22条问题。我们透过这份问卷去评估会员的照顾风险,再建议服务。」中心计划经理马凯茵说,透过这份问卷可以为照顾者提供适切的支援服务。
「在300个会员当中,我们发现有近一成属于高危照顾者。」马凯茵补充,其中三条帮助识别高危照顾者的问题中,都是跟关注自杀倾向和家庭暴力有关的。当遇到部分高危的照顾者,中心会转介至香港大学秀圃老年研究中心进行辅导和跟进,其余类别的照顾者则按需要配对不同的服务或活动。
中心发给照顾者的会员证。
值得关注的留家照顾者
胡咏贤表示,政府暂时没有一套特别针对照顾者的服务或支援政策。照顾者中心的设立,正好作为收集数据和经验的试金石,再按不同类别提供服务。作为一个以照顾者为对象的照顾者中心,胡咏贤表示,机构特别关注照顾者的身分认同和健康需要。
「很多照顾者都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需求,社会对照顾者的关注亦非常少。照顾者往往忽略了自己的健康和心理状况,尤其是同时照顾多位家庭成员的时候。」胡咏贤说,很多时候他们甚至不觉得自己是照顾者,也因此忽略了自己的需要。
服务总监(长者服务) 胡咏贤指出有四成的会员未参加过中心活动,显示社区内有不少长期留家的照顾者。
在推展服务的同时,中心发现有不少照顾者长期在家独自承担照顾工作,很少外出。「我们发现登记了的照顾者会员之中,有60%会来中心,但有40%完全未参加过活动。因此我们会做多一些外展工作,会联繫教会或义工去探访他们。」胡咏贤带出一个关于社区照顾者的社会现象,也显示了在服务开展期探索到的一点成果。为了配合此类照顾者的需要,机构亦会配合赛马会友「伴」同盟护老者支援计划,进行招募义工及替假护老者。
由于照顾者服务中心仍在起步阶段,胡咏贤期望,在探索服务需要和收集服务数据分析的同时,能教育照顾者做好照顾规划,当中涉及平安纸和预设医疗指示等具体项目,帮助照顾者和受照顾者规划好未来。
中心计划经理马凯茵表示,近300个会员中有约一成属高危照顾者。
两间中心的定位和特色
大围的中心设于拥有40多年歷史的公共屋邨内,马鞍山的中心位处较多中产阶层居住的区域内。然而,两间中心的定位都是提供纾缓压力和支援服务为主,分别以Me More和Soul Chill为主题,让照顾者有一个专属的空间,以及提供与社区连结的平台。
两间中心也特别为照顾者提供照顾家庭成员的服务,例如举行「平行小组」,安排照顾者和被照顾者分两组进行不同的活动或休息,当中可以让照顾者认识同路人,互相支援。另外,中心亦为有需要的照顾者提供暂顾服务。
赛马照顾者中心(大围)
赛马照顾者中心(大围)的设计与屋邨名字「新翠」互相唿应。 由踏入门口的一刻,翠绿的植物、柔和的灯光、淡淡的自然香薰、照顾者专属的按摩椅、茶啡自主区、补眠区等等,由视觉到嗅觉均为照顾者及被照顾者带来自在安稳的感觉,期望能成为照顾者的「避风港」,就算外面横风横雨,但内心依然泰然处之,「Chill」住面对,Keep 住「Soul Chill」。如果你都想为照顾者送上祝福,中心亦设有「祝福区」,可以让其他人为照顾者以纸星星送上祝福,照亮他们。
地址:沙田大围新翠商场二楼19号舖
电话:2123 1171
赛马会照顾者中心(马鞍山)
赛马会照顾者中心(马鞍山)则着眼于照顾者在中心能够享有「Me Time」,找回属于自己的放松时光,让自己回回气,才可以「保守自己的照顾心」,更有动力地继续照顾旅程。中心特设「Me More」专区,有吧檯及自主空间,里面会播放轻音乐及投射大自然的美景,配以香薰,让照顾者有平静时刻,并设有书籍 、编织用品、禅绕及绘画工具等 ,供照顾者使用和做自己喜爱的事。另外,怡情雅座可让照顾者与友共聚,加强同路人支援。
地址:马鞍山保泰街16号We Go Mall 商场1楼 103C舖
电话:2123 1933
我们都是照顾者
吴生,今年79岁,现正照顾患有认知障碍症的太太(69岁),自太太确诊以来,已照顾了太太5年多。性格较内敛的吴生,原本参加了政府的「智友医社同行」计划,但随着这个短期计划的完结,最后参加中心特别为有认知障碍症家属的男士开设的男士小组,更在小组中认识了三至四位同路人,互相支持。他在照顾者中心找到一个落脚点和休息的地方,且能安心让太太参与兴趣小组。
如霞,今年62岁,现正照顾100岁的妈妈,6年前,当妈妈中风及确诊认知障碍症之后,她便开始全身投入照顾者的角色。在照顾的路上,妈妈的情绪会起伏不定,造成很多尴尬又无奈的情况,她一边要按捺自己的情绪,但又明白妈妈的行为是不能自控。
看似唾手可得的「私人时间」,对如霞来说是十分奢侈的,现在她差不多每天都会推妈妈来中心,然后自己坐在按摩椅上,或喝杯咖啡,或出外走走等。
励婵,今年66岁,现正照顾患有退伍军人症的67岁先生以及患有精神疾病的62岁妹妹。自妹妹十多岁时确诊有精神疾病,励婵便成为照顾者,照顾年资已经超过50年,也要经常面对社会上对妹妹的奇异眼光。
照顾者中心的出现,为励婵提供家以外的一个聚脚点,让她找到同路人。透过参与不同的中心活动,励婵比之前更开朗,亦明白照顾路上,她并非独自前行。
- 「赛马会护老导航照顾者支援计划」于多区设立以照顾者为本的支援中心,预期五年内服务逾27,000名照顾者和15,000名有需要长者,同时提升社区人士对照顾者的关注,推动照顾者友善社区。
- 赛马会照顾者中心(马鞍山)及赛马会照顾者中心(大围)由「赛马会护老导航照顾者支援计划」资助,基督教香港信义会社会服务部营运。提供服务包括:照顾者需要评估及服务建议、社区资源谘询及转介、照顾者减压活动及闲暇空间、照顾技巧训练、照顾歷程规划及辅导及长者暂託服务等。
了解更多: 赛马会护老导航照顾者支援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