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的自白:走过自杀边缘 只盼有人能倾听心底话
2025年01月28日
中二那年,从小受母亲严厉管教的Oscar头一遭泛起自杀的念头。

每晚饭桌上总会放置计时器,因为妈妈规定晚饭要在20分钟内吃完。「哔哔哔……」计时器像往常般准时响起,Oscar还未把晚饭吃完,妈妈不由分说就气沖沖地收起他的碗碟,继而连珠炮发道:「饭又吃不完,考试又考不好,你到底想怎样?你这么没用,将来可以做什么?」这次100分满分的期末英文考试,他得到7、80分,在班上其实已算是不错的分数。

瘦削的Oscar低头默不作声,妈妈又再咆哮:「你这样是什么态度?」冷不防就勐力拉他进厕所,迅速关上灯及厕所门。但那刻Oscar的手还抓在门缝间,「嘭」紧接就是他的惨叫声,手指瞬间变得瘀黑,痛彻心扉。妈妈却不以为意,继续将他推进厕所,瘀黑的手指融入漆黑一片中,只剩下伤痛的啜泣声。两小时后,门缝间终于透出一线光,妈妈说了句对不起,然后淡然道:「夜了,睡吧。」但Oscar怎会睡得着?他的泪水整晚都没有止过,比起手上的伤,他心裏的缺口更像是黑洞般把他吞噬。



微笑面具的背后

有调查发现近两成年青人在2022年曾受到至少一种精神疾病困扰,而年轻人的自杀率近三年亦持续上升。数字背后,这些年轻人都面对着堪虞的景况。

Oscar小时候父母离异,他跟了妈妈,小五时已比同龄人独立。因为妈妈要上班,他年纪小小便要自己安排两餐(还包括妈妈的晚餐),以及帮忙洗碗。在学业上,妈妈对他有很高的要求,期望儿子每次默书都能拿满分,得到90分都会令她感到不悦,未温习好就不让他睡觉 。后来,他如愿升上区内不错的中学。妈妈想他更专心读书,变本加厉地禁止他大部分社交,不让他参加课外活动,也不让他使用社交平台,WhatsApp都是在监管下使用。Oscar苦笑说:「那时我很难融入班中的同学,觉得很不开心,但又没有办法。」

他在妈妈督促下对学业也有很高的要求,不时在默书前一天自发温习至2、3时才睡。但翌日6时许,他总被妈妈提早拉起床,着他背一次单字,在默书前确定他有没有温习好,令他身心疲惫。他在回校的路途上会边走边哭,一见到同学就马上拭泪,然后走到一边继续哭。回到学校,他会装作没事展现笑颜,因为他生怕老师问他发生什么事。「其实我也觉得很累,有一刻我已经不想假装下去,不想上学和见人,但我仍着紧学业,所以就撑下去,但就撑到自己病了⋯⋯」


Oscar这几年经歷情绪低谷,甚至影响了身体状况。

掉进了情绪黑洞

晚上, Oscar不时都睡得不好,半夜会醒来数次,睡不着就东想西想。他经常担心很多事情,特别是自己的学业,亦会想到未发生的事,常处于焦虑的状态。他嘆息道:「那段时间好像什么兴趣都没有了,觉得好像什么都不喜欢,没有力量去做好事情。」

有段时间,他的情绪像掉进了黑洞,明明觉得自己应该生气或伤心,但可能麻木了,已不懂得反应。他有时逛街会突然哭起来,或明明没什么开心的事都会突然笑,情绪变得紊乱。后来,他被西医诊断患上抑郁和焦虑症。从中一、二开始,他还会感到胸口闷痛,或在学校突然晕倒,一晕就会不省人事,送院后需留院观察七、八天。情况最严重要数中五时,每月都会晕一次,医生认为最大可能是源自心理问题。由于教育局有规定最少上学天数,他住院日数太多,就算学业成绩达标,无奈中五还是要留级一年。留院的晚上,漆黑中最容易教人胡思乱想,他很自责因为身体状况弄至留级,这是他第二次泛起轻生的念头。


「健康拆焦」计划从中医治疗、心理及社交方面支援受情绪困扰的青少年。

走不出的阴霾

中五期间,Oscar迎来一个转捩点。妈妈离婚后,要他完全断绝跟爸爸那边的来往,但有天她撞破他偷见爷爷嫲嫲,就当街大骂,并叫他搬到他们那裏住,不要再回来。对他而言,虽然能脱离受严格规管的家,但要重新习惯新的生活模式也不容易。

去到新的家,他以为可以放松下来,但发觉依然感到有股无形的监控。从前在煎熬的晚上,他有时会突然感到有人盯着他,是以会创作虚构的人物,来保护自己和帮他撑下去,例如他会创作很勇敢及很坚强的自己。去到祖父母家,当一个人置身于黑夜时,他有时仍会感觉到好像有双眼睛看着自己,然后有的没的批评他。即使离开高压的环境,他还未能完全恢復,仍存有很多恐惧。


计划其中有一个活动让年青人邀请他们生命中重要的人相聚,见证他们的转变。相中为Oscar的爷爷嫲嫲。

彼此扶持走出低潮

后来,学校社工介绍Oscar参加「健康拆焦」中医青少年情绪健康社区支援计划。当下他觉得既然已经不能再差下去,就即管尝试参加。参与的年青人可以得到中医师谘询及治疗,以及参与运动、表达艺术、自我认识小组等,帮助他们纾缓睡眠及情绪问题。

参加后,他觉得最大的改变是现在睡觉不再「扎醒」,可以安稳睡到天亮,亦没有再出现胸口痛和晕眩。以前西医开的药虽然也让他睡得着,但第二天会很难醒来和变得很累。学校会酌情让他九时到校,但他还是没有精神上课。中药药性没那么强,在慢慢调理两三星期后,他开始睡得好,第二天又可以保持精神。此外,中医师相信整体身体情况得到改善,情绪也会更好,因此还会向他提供全方位治疗,例如为他纾缓打篮球引致的肌肉痠痛。更特别的,是这儿的中医师知道年青人更需要心理的支援,因此往往都会花大半小时跟他们聊天,问候他们的近况,让他们可以少有地放开胸怀跟成年人诉说心声。

中医师会为患有情绪病的青少年提供全方位治疗。

若然说到最大的收穫,Oscar认为是结识到一群有相似经歷、志同道合的朋友。他记得之前跟同学诉说自己失眠的情况,他们会问:「真的这么辛苦吗?我们打机都打到两、三时,又不见我们辛苦?」在计划小组,他觉得终于有人明白自己。简单的小组分享,看到身边的人有共鸣地点头,终于不觉得自己是异类;一句发自内心的加油,已感受到相互间的支持。他们会一起参加表达艺术小组,透过艺术学习释放情感;也会共同参与各式运动活动,享受与人同乐的滋味;还会一同认识自我,彼此扶持面对自己的内心。要一个人走出情绪低潮很难,但一班人互相支撑走下去,好像真的可以你一步我一步地一起向前迈进。

全方位的支援平台

计划社工白艾荣(小白)忆述当初推行计划的触发点,「疫情復常后,有很多学生自杀。我记得两、三个月间就有近八宗,同时这几年持续有很多学生受情绪困扰。而根据我们前线所观察,看西医这个方向有时不太有成效,一来学生因为副作用而不吃药,二来他们觉得吃药后不是有很大改变。」因此,他们尝试开拓一个新方向,提供中医治疗,并在一间中心同时全面地给予心理及社交的支援。计划本身定位是想作预防作用,没想到收到的近80个个案,不少都是重症的年青人,如Oscar般都患有严重抑郁及焦虑。


计划社工白艾荣指失眠是不少情绪病的其中一个徵状,因此特别以处理失眠为计划起点。

最初社交的支援是想推动家长支援子女,但最后朋辈的支援却成了年青人更大的动力。除了小组活动,他们现时还会不时约食饭,以及继续一起参加中心的其他活动,成为彼此的同路人。不少本身指自己有社交恐惧的年青人,好像终于得到一个倾诉的途径,逐渐学习打开原本紧闭的心扉。计划团队期望能在下年年初或之前推行计划2.0,除了推出新一轮的计划,亦构思成立旧生会,让有需要的年青人持续得到支援。

早前,计划举行了分享会,参与计划的年青人演绎计划主题曲《倦怠金鱼症》,表达失眠及情绪问题为他们带来的困扰;又以亲身经歷演出短剧,表达曾处于人生低谷的他们,渴望得到身边人的聆听与支持。或许你和我也可以多走一步,学习聆听年青人,令他们在身心俱疲时,也可以知道能在身边找到靠倚。


计划社工白艾荣指失眠是不少情绪病的其中一个徵状,因此特别以处理失眠为计划起点。

「健康拆焦」中医青少年情绪健康社区支援计划
强调中医师、临床心理学家、表达艺术治疗师及社工之间的合作,及早辨识与介入有睡眠问题及情绪困扰的12至24岁青少年。于2023年4月至2024年10月期间,近80位参与的年青人,得到了中医师谘询及治疗,以及参与表达艺术、运动、自我认识小组等。

听听计划主题曲:《倦怠金鱼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