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引力法則
職場信念╱司徒永富
其實在壓力之下工作也非一面倒的不好,有時候它反而可刺激一個人的精神意志,使我們更具生命力。而且,我深信有能力工作其實是人生的福氣,不要過分眼於「辛苦」兩個字而剝奪了工作的意義。
在我的書桌上經常放着一本名為《秘密》(The Secret)的書,作者朗達.拜恩(Rhonda Byrne),是澳洲的一位電視工作者。有一天,她的爸爸突然離世,加上工作和家庭都遇到不如意事,令她跌進了人生的低谷。
在這個時候,她發現了一個隱藏在百年古書中的心靈秘密——吸引力法則。作者親身測試和訪問了不少名人後發現,只要懂得和堅持採用這個法則,它的力量是無窮大的。
吸引力法則的精髓是凡事要保持正面的思考方法,不能有一點負面情緒,最終必定能夠達到目標。打個比喻,推銷員每月都要完成上司定下的巨額銷售目標,承受着很大壓力。根據法則,推銷員在工作中要不斷告訴自己:「我是能夠做到的!加油!」而不是:「別擔心!我是不會失敗的。」
大家留意到「我是能夠做到的!加油!」和「別擔心!我是不會失敗的。」的分別嗎?初看時大家可能會問:「這兩句也是告訴自己能夠成功的意思,又有甚麼分別呢?」但細心再看,就會發現這兩句說話的態度截然不同。
第一句的想法是絕對正面的,字眼包括「能夠」、「做到」和「加油」。第二句則充滿負面的情緒,例如:「擔心」、「不會」、「失敗」。這些負面的字詞會潛移默化地影響我們的情緒,打擊自信,增加達標的難度。
說穿了,吸引力法則是用來訓練自己的思維變得積極,正面地解決難題。當然,這種內在的改變得花很長的時間,我建議大家多看勵志的書籍和電影,多一點用微笑面對日常的挑戰,你會發現:辦法總比問題多。
司徒永富
現任香港樹仁大學工商管理學系系主任(行政)及副教授,並於鴻褔堂集團出任執行董事。曾有多篇研究文章刊於國際學術期刊,他的學術研究範圍主要為創新管理、領導才能、組織文化及企業管治。
版權所有©基督教香港信義會社會服務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