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atureFocusColumnService

談香港華仁轉直資

教育隨筆╱趙榮德

很多朋友和我談起香港華仁(港華)轉直資的原因,尤其是港華校監狄恆神父(Rev. Alfred Deignan SJ)曾經反對轉直資的,為何這一次出爾反爾呢?

原因有兩個:一為保持英中之名,二為保留學校的話事權。

先談第一個。原來香港華仁小學(華小)隨着適齡人口下降,每班小一平均人數由四十人減至三十人,畢業生每年由一百六十人減至一百二十人。但港華與華小因有直屬關係,每年預留學額維持七十九個不變,換言之,港華吸納華小畢業生比例,由以往一半,大增至三分二,這樣,令第二組別學生上移,長此下去,港華會有不夠達標學生比例開英文班的危險。

至於第二個原因,則源於二零一一年九龍華仁書院申請參加自願減班計劃,受到校友強烈反對,有些曾捐巨額資助的校友更揚言要削減九華和港華的捐款,要求校董會重新考慮是否減班。 此役令學校覺得要有些「行動」保留話事權,不能過分依賴校友捐助,由資助轉直資便是一個「行動」,令學校有足夠資源獨立自主。

你會問:耶穌會一向有教無類,以服務基層為己任,轉直資無形中是轉形象,由服務基層轉為服務有錢人。港華怎樣做才可令市民覺得就算轉直資仍然是有教無類?

港華解決形象改變的方法是撥出學費收入的25%用於學費補貼,較現時政府要求多出15個百分點。現時協恩中學每年把學費收入30%用以支援貧窮學生,似乎做得不錯,既可保持不是服務有錢人的形象,又可以收支平衡。

至於與華小的銜接,港華提出九年過渡期,在這九年中,維持錄取華小前列七十九名次的畢業生,九年過渡期後便只收考獲五十五名內的華小畢業生了!這樣可以保證港華收取的都是華小Band 1 畢業生。

你問我,這一次港華向教育局申請直資的成功機會是多少?在2013年聖士提反女子中學申請直資被擱置,原因為「家長」及「舊生」反對。根據港華的調查,「家長」和本地及海外「校友」都過半數贊成,只有教師不過半數,就憑數字和教育局的「評核」佳績,似乎成功機會甚高也!




趙榮德
現為輔導教師協會顧問,曾任喇沙書院副校長。關心香港教育,於《明報》、《星島日報》、《公教報》撰寫專欄,出版著作甚豐,有《不一樣的家長》、《趙Sir教英文》等。

電郵:chiu24@gmail.com



Share

 

版權所有©基督教香港信義會社會服務部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