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雄 — 上帝陶造40載 譜寫信義道路服務人群
由青年義工到入職為同工,又由同工升任至帶領服務團隊的管理階層,本機構康復服務總監李志雄感恩信仰帶來轉化,讓他在少年時已看到人的價值,而上帝40年以來的帶領,更讓他身體力行見證服務走入人群,回應到社會不同群體的需要。
1976年,基督教香港社會服務部在瀝源邨成立首個服務單位沙田青少年中心(下稱沙青),從九龍剛搬到邨裡居住的李志雄(李Sir)當年原是中心的服務使用者,也是活躍於沙青的少年義工,兩年後李Sir獲邀加入成為機構的同工,後來更晉升至沙青主任,一路走來與機構並肩開拓了青少年、長者、康復、就業及社區等不同的服務領域。
李Sir在位於葵涌馮鎰社會服務大樓的辦公室中,談到他與信義會的淵源。李Sir記得剛會考完那年的暑假參加了沙青的領袖訓練課程,課程有很多營舍和實踐活動,也由此認識了許多志同道合的年青人,大家的參與度和對中心的歸屬感都很高,一起參與許多義工活動,而本身是童軍的李Sir更協助推動中心的童軍活動。
他說,當時中心幾位職員都是神學畢業,很重視培育信仰生命,除了獲邀參加青年團契、分享信仰外,李Sir又接受訓練協助沙青的文書工作,如中文打字和宣傳出版刊物等。後來沙青開設自修室服務聘請圖書館管理員,他應徵受聘後便開始了在信義會社會服務部的工作,一做便是38年。
開始在沙青工作不久後,李Sir便獲機構安排修讀信義宗神學院的圖書館管理課程,並組織了沙青自修室義工隊,連結區內的年青人為社區服務。1980年,機構又鼓勵當時任職只有年多的他繼續進修神學或社會工作,結果他選擇攻讀理工學院社會工作文憑,並在82年取得社工資歷,正式成為沙青的社工,1985年晉升為主任。
利他主義信念的形成
回想起自己的成長旅程,李Sir深信上帝早已為其編定一套生命計劃,一切盡是美意。他說自己在會考前原本「想先輕鬆吓」,卻誤打誤撞參加了一個在將軍澳舉行的福音營,更在營裡的佈道會決志信主,難忘的是認罪祈禱後內心充滿喜樂,原來沒學過土風舞的他,竟興奮地踏起土風舞步。
會考之後,原追求一個小康之家生活的李Sir到了工業學院夜校修讀電子工程,那時候的他以為,只要能找到一份工作讓家人受惠便可以了,但當時內心又有另一把聲音跟已信主的他說,「人生存不只是工作,也可以是為別人而生存」,後來透過在沙青更多的義工參與和實踐,李Sir進一步確立了這種利他主義的信念,並慢慢地成為其日後發展事業的方向。
沙青是瀝源邨首個青少年中心,自成立以來在邨裡邨外開展了許多培育青少年的工作。李Sir指出,90年代以前,沙青主任一直獲委任為地區諮詢委員會(即區議會前身)的成員,所以沙青服務的不僅是一個屋邨,也是整個沙田區。中心推動很多青少年關心社會的工作及公民行動,造就了許多青年領袖和政黨人材。
李Sir當沙青主任期間一老人中心服務長者,他才離開沙青轉到葵涌,開始了他與馮鎰社會服務大樓的緣份,也開展了機構發展當區康復和就業及社區服務的故事。
他回想當年接下協調幹事一職,專責處理天恩堂與馮鎰社會服務大樓,即機構首個教堂與社會服務大樓合一發展的計劃,面試時社會服務部部長曾對他說:「李志雄,你現在申請的職位面對兩個難關,第一個難關是馮鎰首期建直做好聯繫地區網絡的工作,至90年代初由於政府政策及社區需求的轉變,沙青轉型為築工程爛尾,第二個難關則是兩個康復服務單位之間有矛盾…。」
面對當時的困局,李Sir說感恩上帝賜予他健康的心理,讓他不僅全無顧慮, 還可以與教會的工作團隊緊密合作,一起逐步解決問題,包括在財務上透過賣旗籌款、在馮鎰引入靈愛戒毒服務及芬蘭差會資助等措施,去紓緩馮鎰第二期工程缺乏資金及不夠錢推行服務的困境。後來,李Sir又向機構建議做展翅計劃和再培訓計劃,並且自2000年起,由天恩培訓及發展中心為失業、待業或有就業困難的社區人士舉辦不同類型的職業培訓。
針對天恩展能與宿舍兩個康復服務單位之間存在矛盾,單位不同的處事方法甚至引致家長不滿服務沒有遷就家庭的需要,李Sir成功說服兩個單位以服務對象的利益為依歸,做到服務一致。他又提示同工要多體諒和理解服務使用者的需要,因為能與智障人士的家長建立良好關係及取得他們的信任,也能提高服務的安全性。
啟迪殘疾人士的潛能
李Sir不僅看到殘疾人士的需要,也看到他們的價值。康復服務葵涌地區支援中心近年兩度舉辦「準大專課程」,藉此向政府展示智障人士完成中學課程後繼續進修的方法。記得李Sir曾在第一屆課程開學禮上提到,創辦課程全因同工在服務上看到需要。他說,「要實現智障人士有平等參與和平等機會,可以由發夢開始⋯⋯,只要有人啟動,就有機會將不可能變成可能。」
李Sir說,上帝早在80年代初已為他日後做康復服務作預備,他在修讀社工時的第一份實習正是在香港痙攣協會(即現在的香港耀能協會)服務,當時看到肢體傷殘人士也可以有很強的腦袋,從中的啟迪是每個殘疾人士也有他的強項。
作為康復服務的總監,李Sir不忘提示轄下服務團隊要協助服務使用者發揮個人的價值,讓他們感受到其能力受到重視。他說,若看到同事訓練智障人士時過於因循或流於例行公事,他會問為何訓練不能做到更生活化,令服務使用者覺得更有價值?
他亦重視智障人士家長在服務上的參與,特意成立包括家長在內的優質服務小組,鼓勵家長就服務發表意見,也讓他們在參與過程中充權,甚至孕育成爭取權益的團體,例如是原隸屬於天恩展能服務的天恩家長會,在他推動下獨立註冊為現在的樂恩家長會。
李Sir說自己早在做青少年服務時已有信念,協助服務使用者的目的,正是要讓他們最終能夠自助(Help them to help themselves)。他指出,機構及同工的角色是與服務使用者同行,協助他們成長,然後在適當時候放手讓他們獨立,而長遠則希望他們做到自立自強。
李Sir當年由服務使用者變身為機構職員,他本身亦十分願意吸納服務對象成為同工,在他的服務團隊內,不但有輕度智障的年青人,也有參加天恩培訓及發展中心再培訓計劃的學員。
在機構服務了38年的他將於明年退休,回望過去,李Sir感恩從信仰而來的領受,讓他看到人的價值,明白到上帝創造的每一個人都是珍貴的,而這對從事由人出發的社福工作尤其重要。
至於退休後的計劃,李Sir一方面會繼續教會的侍奉,另一方面亦想藉著社企去回應社會上一些被忽略的議題,他堅信上帝會繼續引領他的第二人生。
版權所有©2016基督教香港信義會社會服務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