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atureFocusColumnService

中醫針藥治療吸毒後遺症成效發布會


研究結果顯示有超過六成人接受治療後,能有效改善膀胱容量及其他泌尿功能。

本會天朗中心於2010年推出「中醫針藥治療吸毒後遺症計劃」,由禁毒基金贊助,博愛醫院 — 香港中文大學中醫教研中心(元朗)協辦,為有需要人士提供為期12個星期的中醫針藥療程,幫助治療吸毒後遺症。為了解計劃成效,本會於2012至2014年期間,對42名曾吸食氯胺酮(俗稱K仔)的計劃參加者進行研究及分析,並於2015年11月15日舉行中醫針藥治療吸毒後遺症成效發布會。研究結果顯示有超過六成人接受治療後,能有效改善吸毒後遺症,包括膀胱容量及其他泌尿功能。

是次研究對象平均年齡為27歲,平均吸毒年期為10.5年。研究對象於接受治療前及完成12個星期療程後,需進行兩次症狀評估,作為研究的參考數據。結果顯示,研究對象中,有67.7%膀胱容量增加,超過六成泌尿功能有改善,包括痛症、尿急、血尿、灼熱感、小便不暢等症狀都有改善。


本會早於2010年已開始「中醫藥針灸治療吸毒後遺症」計劃。

其中一個研究個案,現年26歲的華仔,14歲開始吸食K仔,有9年毒齡。他自吸毒後出現胃痛、尿道炎及尿頻等症狀,膀胱容量曾少於半枝益力多,試過每5分鐘去3次廁所,嚴重影響正常生活。後來,他參加是次計劃後身體狀況得到改善。參與計劃的註冊中醫師劉浩泉表示,中醫針藥治療吸毒後遺症的原理是採取「因勢利導」的原則,以針法及藥物輔助,盡快把損害膀胱的毒物自小便排出體外,同時改善已受損的體質。

本會天朗中心中心主任梁玉娟表示,研究初步顯示中醫針藥治療對吸食K仔的後遺症有明顯幫助。她促請政府及各界增撥資源,進行更深入及詳細的研究,幫助戒毒人士重建正常生活。

 

 

版權所有©2016基督教香港信義會社會服務部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