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atureFocusColumnService

馮應謙 — 學生眼中是最「潮」的教授

採訪、撰文:周淑屏 ╱ 攝影:Lily ╱ 部分相片由被訪者提供

馮應謙教授(Prof. Anthony Y.H. Fung),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千人計劃」教授,他畢業於中大新聞與傳播學院,之後在美國取得博士學位,2001年,他返回母校擔任教授至今,在一眾學生眼中,他是最「潮」的教授。




收藏

馮教授有自己的個人品味,他喜歡收藏,其中一樣他認為是不算收藏的收藏 ─ 中國古式傢具,說不算是收藏,因為他是實際使用的。

話說2000年起,他常到北京從事創意產業研究。隨着北京的經濟繁榮,很多舊區也要重建,於是有許多舊傢俱被棄置或以低價賣出。其中有清末民初的舊榆木傢俱,也有舊屋拆卸下來的窗櫺、牌匾等等,他見獵心喜,就找來復修傢俱的師傅翻新,甚至從新雕花。

在他中大的教職員宿舍裡,有清朝大窗改成的牌匾、舊式碗櫃改成的鞋櫃、來自西藏的櫃子放在女兒的房間放玩具,都是別具一格的裝飾。



地圖

此外,打開馮教授書房的門,會看到一幅年代久遠的地圖 ─收藏古舊的地圖,亦是他的愛好之一。

改革開放初期,他隨家人回國內,到處遛躂時,他在賣舊郵票的小店舖中發現一些舊地圖。他想起自己在外國讀書時,常看到外國人以地圖作為廳的裝飾,也有其雅致品味,於是開始收集起地圖來。

他的收藏品中有千多年前的中國地圖,也有一八零幾年外國傳教士繪製的地圖,其中,以日本軍國主義擴張時代繪製的地圖最為精準。

他說研究地圖可以知道交通、人口分佈、水利、地質等寶貴歷史資料,看到歷史、社會、文化的演變。放在他的書房中央的是耶穌會傳教士繪製的中國地圖,令他對這地圖情有獨鍾,原來由於他中學就讀於香港華仁書院,學校是耶穌會教士開辦的,他因而對地圖深有感情。


收藏古舊的地圖是馮教授的愛好之一,此為部分收藏。


設計

馮教授讓學生覺得他很「潮」,除了因為他的收藏之外,還因為他在服飾、打扮方面的品味。
大約是2003年,一個朋友帶他到深圳,介紹一個裁縫給他,那是一位揚州師傅,做很多西裝。他覺得香港裁縫做的西裝不漂亮,所以就請那位裁縫幫他做衣服。之前他曾學畫畫十多年,他喜歡畫時裝,加上他從事流行文化研究,對潮流的觸覺很好,便將自己對潮流的想法畫出來。因為那位裁縫當時生意不多,比較清閒,就設計一些時裝請他造。他設計了一條低腰的西裝褲,當時是用玩遊戲的心態去設計的。那時造一條西裝褲只需50元,花費不多,師傅也較清閒,所以樂意照他的設計去造,造了出來大家也覺得十分美觀。


訪問當天,馮教授穿着的男裝恤衫布料很特別,而且是闊袖的,是那種漢服的寬袖。

闊闊的西裝褲在當時來說是十分誇張的設計,師傅也是抱着嘗試的心態給他造,後來,合作多了,師傅的眼界開闊了,可以接受很多潮流尖端的設計。現在他把自己的新設計給那位師傅,師傅的太太看了會說:「就是這樣嗎?太簡單了!」他感到深圳那邊的服裝潮流越來越開放,反而香港人穿着的潮流越來越保守。

訪問的時候,他穿着的男裝恤衫布料很特別,而且是闊袖的,是那種漢服的寬袖,他時常穿自己設計的服裝上班。談到對衣着的要求,他說早期他覺得好看最重要,但好看的衣服通常穿上不會舒服;現在追求衣着要好看又舒服,這是最難的。他最近設計了一款西裝褲,褲袋是很深的,那是方便放車匙的設計。以前買來的褲子穿上後,將車匙放進褲袋,一坐下就會跌出來,這種袋子很深的褲,放進車匙就不會跌出,這是潮流配合實用的設計。


因為大學的氣氛比較開放,馮教授在上課或是去開會時也會穿裙子。(Photo by ISO, CUHK)


裙子

他對潮流的觸覺,不單只在設計時裝給自己穿,還有是他會穿裙子外出和教書,這就令學生都覺得他是一位很潮的教授。

話說他很久之前在日本品牌店裏買了一條裙子,買了很久也沒機會穿。2012年,他的朋友在浸會教書,舉行了一個時裝週講座,題目是時裝和性別的關係。他靈機一觸,就穿了這條在日本買的裙子去主持講座。那次穿裙子去主持講座,可說是打破性別時裝潮流的一個舉動,當時引起很多人討論。

後來,他更索性自己設計裙子,他會到時裝店看女裝,打開裙子的裏面看是怎樣車縫和設計的。原來男裝的裙子多是裏面有一條長褲作打底的,外面的裙子有鈕扣扣着褲子,他當時造的裙子就是這樣的款式。上星期有一位上海來的朋友帶了一條在倫敦買的裙子送給他,現在他一共有四條裙子。他說:因為大學的氣氛比較開放和喜歡討論,所以在大學開會時,他也會着裙子去,別人也會接受。大學裏的氣氛是:別人和你做的不同,先別批評,可以大家一齊討論,所以他上課或是去開會也可以穿裙子。

那麼男裝裙子和女裝裙子有什麼不同呢?他說:男裝裙沒有短裙.因為穿上不會好看;男裝裙比較少打褶,因此在夏天不便穿着;男裝裙比女裝裙寬很多,因為男人走路步幅較大,上落樓梯也要很大的步幅。他說沒有一條女裝裙是適合男人穿的,因為剪裁上有很大的不同。他指出自己適合着裙子,是因為自己的身材比較瘦,適合穿裙子的形像,如果是大隻的肌肉男,可能穿起來就不好看了。


馮教授在家中收藏的中國古式傢俱和裝飾


化妝

除了穿裙,他也會化妝。他從前常常到電視台做節目,每天都要化妝,是由電視台的化妝師幫他化的。他那時很年青,但是化妝師總會把他化到很老成。後來他自己學習化妝,看了很多時裝雜誌,就開始為自己化妝。他說男士化妝只要看上去很健康就可以,平時他多數只用防曬護膚品和畫眉。

不同場合他會有不同的化妝,譬如去演講他就會化比較正式的妝,看上去五官端正、五官明顯就可以;如果去主持關於時裝的講座,就可以畫誇張一點的眉,粉也搽得厚一點,還可以用眼影;如果去參加派對,就可以有更誇張、好玩的化妝了。化妝是視乎不同場合的需要,他指出現在男性化妝已越來越普遍,男學生也十分注重儀容,畫眉、用防曬產品是很普遍的。 他說男士掌握好化妝技巧,是對從事的行業和參加的場合一種尊重的表現。





Share

 

版權所有©基督教香港信義會社會服務部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