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atureFocusColumnService

羅偉雄 — 調解員助排解糾紛重建關係

採訪、撰文:Mak Mak ╱ 攝影:朱巧盈 ╱ 部分相片提供:香港和解中心

常說「以和為貴」,一道怨氣既可以令家庭四分五裂,十幾年來不相往還,也可以令商業老拍檔花上數百萬元訟費對簿公堂後,最終還是一拍兩散,而調解法與調解員之應運而生,不僅有助儘快排解糾紛,有時候還能讓雙方重建關係。


羅偉雄認為,調解的最大好處是修補,甚至是重建雙方關係。

香港和解中心會長及資深調解員羅偉雄表示,調解是透過獨立的第三者採用有規範的形式,為有爭議的雙方及已受到破壞的關係重新建立溝通,令大家明白對方的理念,然後在對等的情況下做一次談判,訂出大家可接受的方式及方案,並撰寫成有法律效力的經調解後的和解協議。

調解不論輸贏、不管對錯

他指出,調解志在解決紛爭,不講對錯,也不像仲裁有贏輸之分,好處是有彈性、快捷及費用相對廉宜,調解過程及內容保密,當事人也有機會重建關係。

問到在香港這個高度商業化的社會中,調解個案是否多來自商業範疇,羅偉雄回應,最多出現爭議及要處理的其實是社區爭議,當中包括有關鄰舍、租務、學校、家庭、樓宇及大廈管理等不同類型的糾紛。

他指出,社區爭議較商業糾紛更難處理,特別是涉及家庭和感情的爭執,對市民或個人的影響也最大,因商業爭議很多時只是利益的分配,金額大小無大分別,但社區爭議往往最能牽動當事人,所以訓練調解員處理社區爭議很多時需要額外資源。

為推動社區認識調解及讓廣大市民有機會以調解處理遇到的糾紛,香港和解中心亦有為總爭議金額不多於港幣100萬元的糾紛提供義務社區調解服務,包括委派調解員、會前準備和安排場地等。


羅偉雄代表香港和解中心,出席深港仲裁調解合作簽約儀式。

 

返回頂部

社會及中港矛盾日多

羅偉雄表示,除了社區紛爭日見增多,香港調解服務近年發展的另一個新趨勢,是回歸後中港關係更為緊密,港人北上投資、居住和置業的,以及內地人來港居住和旅遊的都多,兩地法制不同,加上文化差異,帶來的歧視問題和社會矛盾,所以需要調解的情況也愈來愈多。

羅偉雄表示,調解製造一個封閉環境讓爭議雙方冷靜地看需要及利益所在,而調解員的最大角色在於帶動雙方理性看事情及在公平對等的環境下互相交換
意見。

過去曾為逾千位專業人士提供有關衝突處理、談判、職場調解技巧等培訓的羅偉雄指出,要成為一個認可的調解員,首先要完成40小時最基本的綜合調解員培訓,然後通過香港調解資歷評審協會有限公司(調評會)統籌的資歷評核,在考試合格後才能成為認可調解員,而已獲得認可的調解員可透過參與調解技巧研習班及持續專業發展計劃,有系統地向資深及專業調解員的方向發展。


深港仲裁調解合作簽約及調解專家大會後,雙方代表合照。

調解員最重品德與助人熱誠

他指出,一個出色的調解員,應具備高分析力及良好溝通技巧,懂得尊重不同人有不同看法和價值觀,而最重要的是要有良好品德及助人熱誠。他解釋,調解員要做到獨立及沒有私心,更不可以明知調解無望仍刻意拖長過程,因此舉只會對當事人造成更大傷害。

他又補充,調解員講求平衡思維,不能介入自己的感情或價值觀,更不可將日常工作模式帶入調解之中。他笑言,學習調解以法官最難,律師要學習也不容易。以法官為例,其日常工作主要看誰對誰錯,但調解是要解決問題,不看對錯,所以他們學習調解時首先要學習從日常工作及判斷方式中抽離。

至於調解員的學歷方面,羅偉雄表示,中心建議調解員一般要有大專學歷,另須有三年或以上工作經驗,以確保有一定的人生閱歷。中心在收到調解服務的要求時,會按個案的特性向當事人轉介三名人選作選擇,而他們建議認可調解員的收費為每小時港幣1,000至3,000元,唯中港個案收費較高,有時會高達每小時港幣6,000至8,000元,通常一個調解會議會用四至五小時,另會前閱讀及預備文件兩至三小時。


羅偉雄是首位成功以香港調解配合中國仲裁,處理兩地商業爭議的調解專家。

難忘子女爭產 感受家人角力

羅偉雄回想自己參與調解服務工作至今,讓他十分難忘的其中兩個個案。其中一個是家庭糾紛,四個子女為爭遺產(一個樓宇單位)及供養母親的責任,十多年來互相不瞅不睬,夾在中間的80歲母親不但左右做人難,還要被一班「後生」迫到出來做證。幸好經調解後眾子女同意一起供養母親,一家人在當日調解會議後,十多年來第一次再度坐下一起吃飯。他說,處理個案的過程中,充分感受到家人關係之間的張力及婆婆的無奈,最後完成個案,看到婆婆開心,自己也很感動。

另一個案則是涉及超過五千萬元人民幣,幾個朋友合夥在內地投資失利後衍生的商業爭議,羅偉雄透過結合調解和仲裁的方式去協助他們,結果這幾位差點要對薄公堂的朋友,在等待仲裁的過程中已可以「傾番偈」及互相問候。

他說,最開心是看到已破裂的關係在通過自己的調解後得以修復,這是金錢買不到的滿足感。



香港和解中心會員的分享活動。


 

版權所有©2015基督教香港信義會社會服務部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