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atureFocusColumnService

何國輝 — 黎明前後

採訪、撰文:周淑屏 ╱ 攝影:陳曉盈 ╱ 部分相片提供:何國輝

「我是何國輝,D100其中一位創辦人及管理合伙人。我和大班、一眾自己友、主持及同事一起由DBC走過來,走過幾許風雨,走過幾許震盪,走過幾許打壓,走到現在,開始走出陰霾,卻又遇上新一輪風波,令我見到見利忘義,見到挑撥離間,見到人性醜惡。」


Morris強調人與人之間最重要是忠誠。

以上是何國輝 (Morris Ho)2014 年 6 月 2日回應D100「大地震」的公開信「黎明前最黑暗的一刻」的其中一段,一年多之後,他回顧這些風風雨雨又有何想法?

何國輝 (Morris Ho)於香港傳媒界有「魔童」及「神童輝」的稱號。1990年加入壹傳媒集團,任市場及營業總監,其後擔任《蘋果日報》執行董事及行政總裁。2002年4月,何國輝加入星島新聞集團出任執行董事及雜誌集團行政總裁。2005年,再加盟電訊盈科媒體,其後任《信報》行政總裁。2008年,何國輝入股鄭經翰等的雄濤廣播有限公司,向香港政府申請電台牌照,獲發牌照後易名香港數碼廣播有限公司,並擔任香港數碼廣播行政總裁。2012年,香港數碼廣播有限公司因爆發股東爭拗停播,並引發近七萬群眾聚集政府總部門口抗議香港數碼廣播被政治打壓。林旭華、鄭經翰、何國輝等人其後成立 D100 數碼電台,2014年年中,D100因有多名主持相繼離去,引發一場風波。


何國輝於論壇上發表對數碼媒體的意見。

「道不同,不相為謀」

對於DBC之前的股東糾紛,Morris只以「道不同」三字概括。的確,古語有云:「道不同,不相為謀。」大家要做好一件事,一定要有共同的信念,如果信念不同,就要分道揚鑣。Morris指出一些人會因為利益而損害別人,這是在現實社會難以避免的事。簡單地說,很多人會追逐物質、追逐名牌、奢侈生活,甚至會為此付出沉重代價,包括損人利己。然而,有朝一日,人生到了另一階段,他會發現這樣是錯的,做人的原則、信念不能因為物質的追求而捨棄。

D100的信念是「講真話,行公義,好憐憫」。在英國管治香港的時代,言論自由好像是自存永存的,但到了現在,堅持「講真說話」似乎已沒有那麼容易。

Morris坦言要堅持坦白、真誠做自己,讓D100成為一個沒有人可以操控的開放平台,可以繼續講真話,是十分重要的,這也是香港人,甚至作為一個人的價值觀的體現。

作為基督徒,Morris認為看到不公義的事要敢於發聲,不能盲目跟從政權,如果盲目跟從建制,不為市民爭取,自然不能做好「好憐憫」。

至於從前與自己「道不同」的股東,或者曾經因為利益傷害過D100的人,Morris認為他們應該知道自己做的事是對是錯的,只是現在「詐瞓唔願醒」,真誠地反省是需要時間的。


D100的命名,是因為聽眾發起以100元登分類廣告支持D100營運下去而起的,也引起一呼百應的作用。

 

返回頂部

“Forgive but not forget”

Morris在前面引述的公開信這樣形容某些D100的節目主持對D100作出的傷害:

「最近,很多關心D100的朋友都不期然會問,這裡究竟發生了什麼事?為何這麼亂?他們擔心我們如何維持下去。不瞞大家,我也擔心,十分之擔心,極度不安。記得當日DBC風雨飄搖的時候,我和大班每天都收到黃楚標的律師所寄出的打壓信,今天的D100,同樣差不多每天都遭到不同手法的惡意中傷和攻擊,傷害的程度,較諸三大股東的惡行,有過之而無不及。」

回首往事,Morris總結一句:“Forgive but not forget”當時某些節目主持一邊收取D100的薪酬,一邊卻在外邊甚至在節目中散播讕言批評D100,這是他完全不能接受的,時至今日,他對這些人的行為可以寬恕,但不會忘記。這些人說一套做一套,沒有是非觀念,以後很難再和他們合作。

在那個艱難時期,也有一些D100的員工「做事好hea,不斷甩漏,無貨交」,Morris認為這樣做衰公司亦即是做衰自己,對大家也沒有好處。他指出D100在最艱難的時期也從沒試過沒糧出或遲出糧,沒有對不起員工。在D100工作,只是「手板眼見工夫,不是造火箭」,員工如果這樣也不做好自己的工作,只懂批評,就不止對不起這工作崗位,更是對不起自己了。


何國輝表示,如果信念不同,就要分道揚鑣。

談到在大班(鄭經翰)自知管理作風不夠強硬,把製作及管理權全交給他之後,他怎樣管理員工,他指出員工是不用管理的,要放手讓他們發揮。好的員工不但會做好分內事,而且很快會鍛鍊出超越工作崗位要求的卓越能力,這時,機構如果提供不到更大的空間讓員工盡展所長,便應放手祝福他們向外發展,離開機構。他認為好的管理人能令機構和員工同步發展、進步,好的員工能快速成長,快速鍛鍊出跨越原本職位的工作能力,而不是滿足於既有成就,因循怠惰、故步自封。機構內不斷讓有能力的員工的部門擴展,機構和員工才能真正同步發展、進步。

至於作為員工的,怎樣才可以快速成長,快速鍛鍊出跨越原本職位的工作能力,Morris分享了「自己學費自己交」的學習方法。他自言大學畢業後,已很少交學費去攻讀甚麼課程去學習甚麼,多是從實踐中去學習,從失敗中去學習;從摸索中前進,去摸索出自己的一套行事為人的方法。他先後在許多大機構工作,為許多大機構打工,都是不依成法,另闢蹊徑,自己摸索出更康莊的通渠大道。

說不交學費去各種學府學習是慳吝嗎?其實這樣的學習方法付出更多,付出更多的是時間、精神和心力;說不到學府學習是懶惰嗎?其實用這樣的方法學習更辛苦,跌跌踫踫受傷受損加上徒勞無功勞心勞力,連身邊朋友都看不過眼,問他「咁辛苦做乜?」他卻認為這樣的方法最有效,且令他得到最大滿足感。


D100 DJ們合照。

5%與95%

Morris在公開信中這樣說過:

「(接二連三的分裂與紛爭)難免令人意興闌珊、心力交瘁,大班與我曾一度閃過「不如歸去」的想法,但終轉念回頭,因為香港當前情況非常嚴峻,為大局着想,極需要團結一致,凝聚眾志。……從我們角度,此時此刻,D100 和香港都處於艱難時期,若能團結多一個人,就可以增加多一分力量,而分裂、分裂再分裂,只會令力量不斷被打散,最終甚至灰飛煙滅,這是我們極不願見到的……在我個人來講,我一直對D100這個平台引以為傲,也心存感激,因為這個平台令我和我的同事、主持人結交到很多志同道合的聽眾,而這些聽眾又一直出錢出力、不離不棄地支持我們。」

聽眾的支持,是他堅持下去的最大動力,他解釋D100的命名,也是因為聽眾發起以100元登分類廣告支持D100營運下去而起的。Morris曾在較早前另一個訪問中坦言雖然從事傳媒多年都位處管理位置,很少接觸群眾,不過DBC事件發生後,DBC舉行多個有聽眾參與的活動,包括倒數、義播、開放日等,讓他第一次近距離接觸這麼多聽眾,聽眾的熱誠令他感動。

現在D100以由聽眾付費收聽的方式營運下去,聽眾的支持,令Morris看到希望。他指出在亞洲區要觀眾、聽眾付錢買內容的方法是很難營運下去的,但他認為「人地做唔倒唔代表我地做唔倒」,因為「雨傘運動」的種子已經埋在香港人心中,令他對聽眾有信心。每次D100告急,就會有人伸出援手,奇蹟就會出現,令D100「死唔去」,繼續其「講真話 行公義 好憐憫」的使命。


於公開場合宣傳D100。

問他為了維持這個「講真話 」的平台會去到幾盡,有沒有擔心要坐監?他理直氣壯地說行得正,企得正,沒犯法,怎會要坐監?他日發生甚麼事的話,大不了就是D100停止營運,他們一直預留最後一筆錢作為員工的遣散費。

訪問最後,Morris分享最近做人開了竅,源於某次聽牧師講道,牧師說每個人有100分之95的能力是和其他人相同的,但有5%與人不同,是獨有的,但大多數人只花大部分時間去發揮和別人相同的部分,卻忽視了自己獨特的那5%。他說聽了像開了竅一般,從此努力花100%的時間,集中發揮自己那獨有
的5%。

訪問中,Morris強調人與人之間要有忠誠,做生意不可不顧商業倫理,而且要造福社會,無愧於自己的信仰,未來,他又會怎樣發揮自己那獨有的5%走下去呢?



Morris笑言自己是那種從摸索中前進,去建立出自己的一套行事為人方法的人。


 

版權所有©2015基督教香港信義會社會服務部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