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倡議工作
信義角度
缺乏發展目標的2020-21 財政預算案
2020年04月06日

我們對 2020-2021 年度財政預算案的意見

財政司在26/2 發表了2020-21 的財政預算案,內容最惹人注目的故固然是連串大派「應急錢」的動作。在八個月的社會躁動及肺炎疫情影響下,經濟民生大受打擊,預算案聚焦於「急救」,可以理解,甚至是政府應有責任。
事實上,政府一反過去強調「審慎理財」、只應針對性支持「有需要人士」的「理財哲學」,表明要「採取擴張性的財政姿態,善用財政儲備……幫助香港渡過難關」;是改弦易轍,還是審時度勢也好,總算是一份讓香港可以「應急」的方案。
預算案亦確採納了不少社會人士提出的意見,「應急錢」亦遍及各方;從「撐企業」的特惠低息貸款及提供100%政府擔保到寬減/免利得稅、非住宅物業差餉、商業登記費……等,到「紓民困」的寬減薪俸稅和個人入息課稅、住宅物業差餉等讓中產受惠,及顧及基層的多1 個月的綜合社會保障援助標準金額/高齡津貼/ 長者生活津貼/傷殘津貼、代繳 1 個月為公屋租金等措施,使幾乎人人受惠。當然,「全民派一萬」更是直接全數接受社會呼聲之舉。
但令人失望的是,預算案對如何運用財政,推動長遠,甚至中期的社會目標,卻鮮有觸及。這裡主要集中對預算案內就業及關愛社會兩部份的內容作討論。
(1) 創造就業刻不容緩
預算案以「撐企業、保就業」為主題,亦計劃了一百八十億支援企業,但對三百多萬打工仔,則只有「呼籲各僱主與員工共渡時艱」一句;在裁員、減工時、減人工的浪潮下,這一句真的就可為打工仔「保飯碗」?
不少人已提出失業的浪潮將會出現,民間亦有提出要為低技術/學歷人士創造合適職位(如護理、清潔衛生等相關工作),為青年提供短期職位,設立更多小販排檔及重發流動小販牌等,政府應現時便作好準備,撥款回應推動創造就業的方案,而非到時才作打算。
(2) 關愛社會措施零碎
有關「關愛社會」這重要議題,預算案只有5 段,除去只顯示銀碼及重提行政長官在一月份曾宣布的措施外,便只有分別在安老服務中提出增加3000 弱老家居照顧、1000 張社區照顧券、及資助七千五百萬予安老機構提供軟餐;在兒童福利提出額外撥款二千四百萬優化鄰里支援幼兒照顧計劃及繼續幼兒學校第三階段的社工服務;另外便是為日後間服務單位資助冷氣費用。
財政預算中這些計劃,任誰也看出只是一些零碎的財務安排,毫無規劃及遠見。我們覺得,以下幾方面,政府必須優先處理:
1. 面對急促老年化,須增加長者服務的撥款,特別是獨居及弱老的照顧,和相關技能人手的培訓,以至職位的增加;另一方面,推行「全民退保」讓長者得以安心生活,仍是社會共識。
2. 近年已有不少要求加強照顧者支援的聲音,從現有「照顧者津貼」的對象擴大,以至照顧者的喘息支援服務,亦須財政撥款。
3. 過去八個月的社會事件,以至近期的疫情,都使香港人陷於極大的精神壓力及困擾,不少家庭問題亦因而出現,政府應在心理輔導及家庭服務上增撥資源。

~ ~ 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