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atureFocusColumnService

長者服務 — 推動「自立支援」文化 協助長者自主生活

採訪、撰文:Jonathan ╱攝影:Knight ╱部分相片提供:山景長者護理院

居於院舍的體弱長者,礙於身體機能退化,在安全的大前提下,一般院舍都會予以全面照顧,穿束衣、用尿片、限制活動空間等都頗常見。自2018年開始,信義會屬下三間院舍陸續開展了一種起源於日本,於台灣盛行的「自立支援」文化,盡量減少這些「束縛」,其目的是讓住院長者能夠享有自主和有尊嚴的生活。


在香港舉行培訓,讓院舍員工體驗被約束的滋味。


到台親身體驗 回港積極推行

2018年5月,「關注家居照顧服務大聯盟」在香港舉行了一個研討會,邀請了台灣自立支援學院執行長林金立先生分享「自立支援」長者照顧模式,提倡「三不」:不約束、不尿布、不臥床。山景長者護理院的社工李淑萍(Joe)當時也有出席,這種新概念為她帶來不少衝擊和反思,心裡盤旋着從何開始。

隨即,機構於6月派代表到台北參加為期兩天的2018亞太長期照顧發展策略國際研討會,稍後更安排人員到台中相關的機構參觀和體驗。當時參與的人員包括服務總監、院舍院長,以至有前線經驗的社工Joe。「當時院長也要被約束及穿尿片,感受被着四個小時的滋味。」院舍一般會每2至3個鐘解一解,檢查一下身體狀況。「在被約束後的一刻,同事都說:『我終於知道點解要解一解啦!』」Joe說。同事在當刻深切感受到這種長期被着的滋味是何等辛苦。


利用流動水車鼓勵院友飲水。

經過這次體驗回港之後,機構隨即在院舍內推動「自立支援」。雖然決定事在必行,但茫無頭緒,如何開始?「其實『三不』之外,我們更加重『四要』:飲足夠的水量、吸收足夠的營養、做運動及正常的排便。」Joe解釋,台灣的負責人員給了他們建議──可以從飲足夠的水量開始。飲水量夠不但可以幫助排走體內毒素,如廁時的尿餲味也不會太厲害。為鼓勵院友主動飲水,院舍增添了流動飲水車,鼓勵院友飲水,也在各用餐時間之間提醒他們飲水。另外,院舍會視乎不同院友的身體狀況,循序漸進地安排適當的訓練。「院舍有超過140位院友,我們先選一些身體狀況適合的來試行。」


自立支援小貼士


院友的親身經歷

現年94歲的陳婆婆於2018年9月入住山景長者護理院。她曾住在私營院舍,後因跌倒入院,再轉介到信義會。陳婆婆來到山景時需要全護理照顧,即要穿着安全衣、用高背椅、穿尿片等等,但經護理員觀察後,發覺婆婆的身體並不太差,所以除了每天鼓勵她飲夠1,500cc水量,也定時安排她做運動,加強下肢肌力,又在吃飯與返房的路上,讓她自己用助行架步行,以及定時提她如廁等。2019年年頭開始,陳婆婆已可以用助行架在院舍內四處走動,現在甚至已不用穿安全衣,可自行去食飯、如廁等等。

現年80歲的院友黃婆婆則於2017年跟丈夫一同住進院舍,因為體弱關係,她住進院舍後曾兩次因昏迷入院,最長住了11天醫院。從前她意識模糊,自從推行「自立支援」以來,飲水量多了,也能夠在護理員協助下靠助行架行一小段路,現在她甚至對自己的飲食也很有要求。由於婆婆身體狀況只可以食糊餐,近期院舍開始製作一些「精緻糊餐」,希望只可吃糊餐的院友能有更像真的食物形態,吸引他們進食,吸收足夠的營養。黃婆婆的兒子分享說:「自推行自立支援以來,媽媽的精神好多了。現在講着也好清楚,人也開心多了!」


一班山景長者護理院的同工、義工和院友於開放日整裝待發,開放日亦會向來賓介紹「自立支援」的文化。


從改變觀念開始

黃婆婆的丈夫陳先生同住在院舍,卻住在不同區域。陳先生的身體狀況很好,更經常參與院舍內的活動,擔任不同的崗位,經常在中心做接待、也是院友議會的代表,非常活躍。其實在院舍內有不少院友會自發參與不同的崗位,作出貢獻。

「從前我們的觀念是,所有工作都應該由員工去做,但如果這是院友的一個家,長者為什麼不能過原有的生活?包括做一些能力可及的工作。」Joe解釋為何院舍會建議院友負責摘菜、掃地、派碗筷,以及擔任接待及其他一般家居任務,有家屬也非常贊同這安排。長者因能按自己的喜好和擅長在院舍作出貢獻,便會感到充實,也達致有尊嚴的生活。


94歲的陳婆婆不用半年時間,由要穿約束衣變成可自行用助行架自由走動。

問到推行「自立支援」時遇到什麼困難,Joe表示雖然當中遇到不少實際問題,但「自立支援」是照顧模式的改變,重點還是要引入改變,是心的改變、觀念的改變。如何做到這一點?機構於2018年8月開始舉行了大大小小的體驗班,讓同工體驗被人紥、穿尿片、被餵食等等,讓工作人員明白體弱院友的真切感受,從而思考如何協助他們達致有尊嚴、可自主的生活。

未來,院舍亦會建立一個共議平台,讓同工、院友及其家人參與,令個人照護計劃更切合每位長者的需要。


曾昏迷入院的80歲黃婆婆如今精神奕奕地談論院舍的生活,旁為與她同期入住院舍的丈夫。


Share

 

版權所有©基督教香港信義會社會服務部

返回頂部